silver pheasant ▍2022

白鹇(学名:Lophura nycthemera)栖息地在当今人类经济活动中受到很大的威胁,主要表现为当地居民烧柴、采集中草药、修建公路、开展森林生态旅游。保护白鹇栖息地的具体措施有:加强森林防火,保护好现有的森林资源;根据现有的法律法规,在空间和时间上限制采集中草药;加强当地居民的技术培训,加大扶贫力度,发展社区经济;尽量避免修建林区公路,确保森林的连续性;尽快完善森林生态旅游的管理体制。

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鹇的特征

头上羽冠及下体蓝黑色;脸裸露,赤红色。上体和两翅白色,自后颈或上背起密布近似‘V’字形的黑纹;黑纹的多寡,粗细以及显著与否随亚种而不同。尾甚上,白色,尾的长短、其上有无黑纹、黑纹的多少,亦随亚种而不同,是亚种的另一鉴别特征之一。雄鸟羽色不同于其他雉类的绚丽华美,而是一身银装素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雌鸟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羽冠褐色,先端黑褐色;脸裸出部小,赤红色。背羽干较淡,边缘较深。下体亦为棕褐或橄榄褐色,胸以后微缀黑色虫蠹状斑,尾下覆羽黑褐色而具白斑。

栖息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主要栖息于海拔2000米以下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中,在中国云南高黎贡山地区,则主要栖于海拔1600-2700米的山地阔叶林。尤以森林茂密,林下植物稀疏的常绿阔叶林和沟谷雨林较为常见,亦出现于针阔叶混交林和竹林内。

生活习性

白鹇成对或成3-6只的小群活动,冬季有时集群个体多达16-17只。由一只强壮的雄鸟和若干成年雌鸟、不太强壮或年龄不大的雄鸟以及幼鸟组成,群体内有严格的等级关系。每当春季繁殖期之前,总会有发生激烈的争斗。性机警,胆小怕人,受惊时多由山下往山上奔跑。一般很少起飞,紧急时亦急飞上树。通常在亮天后即从夜栖树上飞到地面活动,一般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有一次活动高潮。活动多在巢域内,每日活动路线、范围、地点都较固定,多数时间都用于觅食。食饱后通常原地站立休息或理羽,偶尔也有飞到树上休息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鹇翎毛华丽、体色洁白,因为啼声喑哑,所以称为“哑瑞”;在中国文化中自古即是名贵的观赏鸟。《禽经》记载“似山鸡而色白,行止闲暇”,因此宋代李昉所畜养的五种珍禽中,白鹇即被称为“闲客”。

the protection of wild animals is to care for human beings.

保护野生动物,就是关爱人类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