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意不达。八卦、易、易经、周易,其概念不同,相互间形式上确有关联,但又各具特定的主体内容。说易者若不能区分清楚,则难免开口便错,立论无根。

八卦,是指乾坤坎离震巽艮兑八个三爻画卦体符号,称作“经卦”,古人用来模拟天地、昼夜、寒暑、水火、风雷、山泽、草木、禽兽等自然现象,和夫妇、父子、首足、进退、尊卑、贫富、刀兵等人类社会现象,称之为“卦象”。“伏羲画八卦”的传说,现在仍不能证实,但“世历三古”的说法,不能当作空穴来风。《书经·皋陶漠》载舜帝曾说“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辰、山、龙、花、虫,作绘宗彝……”“宗彝”指宗庙礼器(或陶器、石器),是当时部落联盟最高权力的象征。日月星辰山木虫兽本是寻常人开眼可见的寻常之物,却欲刻绘于宗彝,我推测它极可能是在代指八卦卦象、卦符。

“易”的概念深宏广大,是生成万物并使之运动变化的根源,但人们日常谈到“易”,则主要是由八个经卦交相重叠而构成的六十四个六爻画卦体符号,即易卦。古人用来模拟天地万事万物生成发展、运动变化轨迹、规律,故又称为“易象”。通俗地比喻,“易”就像一堆积木,本来无思无为、无义无理,但当用它拼出天地、日月、山川、虫兽、宗庙、祭祀、战争、灾变、婚姻、诉讼、渔猎、农耕、商贸等图式时,它就成了象,有了吉凶、善恶、是非。这样,古人实际上已经将“易”视为了一个缩微版的宇宙模型,按某种理念、规则和次序,将它的六十四个卦符作不同形式的排列组合,使之成为某种思想认知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