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期间,不少孩子需要在家上网课,而上网课少不了必备的工具---手机。

手机一方面给孩子们带来了便利,一方面也暴露出很多新问题。

这不,河南焦作的一位11岁男孩,上午在家拿自己手机上网课时,在QQ上添加了一个陌生的网友,并在对方的忽悠下参加了一个“双倍返利”的活动。

“双倍返利”也就是扫码付款,付一笔就获得两笔的钱。

然后,骗子就叫他去拿父母的手机,还不要让父母知道。

男孩拿到了妈妈的手机,就扫码付钱,骗子继续发码,孩子继续付,循环往复。

一整个上午男孩都在陆陆续续地给骗子转钱,在这个期间,河南省反诈中心民警给他打了四次电话,告诉他遇到了电信诈骗。

可骗子也不示弱,从忽悠变成了威胁,告诉他如果不挂断民警的电话,就不给他退钱。

这下男孩害怕了,要是那么多钱不退回来,肯定会被父母发现的。

因此,他后面两次直接挂断了反诈民警的电话。

等他妈妈发现过来拿手机时,他还在给对方转账付款,前前后后5个多小时共转给骗子7万元。

看完这个新闻,真是替孩子捏把汗,也替孩子父母叫屈,无缘无故就损失了一大笔血汗钱。

这时,责备孩子有用吗?肯定无用。

冷静下来想想,在网络时代,与其禁止孩子接触网络,不如提早给孩子科普网络反诈常识。

就像一位网友所说:天呐,反诈常识要低龄化了,虽然孩子不会赚钱,但是他们会操作手机啊。

这就是现实,骗子也是利用了中小学生网络安全意识薄弱的缺点,才能诈骗成功。

所以,提升中小学生的网络反诈常识,势在必行。

这些网络诈骗招数

专门针对中小学生

早在2018年上半年,360互联网安全中心就发布了《中国互联网安全报告》,从网络诈骗受害者的年龄来看,90后和00后是最容易掉入网络诈骗陷阱的人群。

而骗子主要是通过以下几种方式来进行诈骗:

第一种,免费领游戏装备

游戏装备是中小学生热爱的东西,一旦看到可以免费获得,那更是急于想得到。

去年,重庆的一位12岁女孩听信了网上的视频广告,加入QQ群希望免费获取游戏皮肤。

进群后,群里的一名“游戏派送员”告诉她:“活动主要针对成年人,未成年人想获得皮肤激活码,要使用家长的微信扫码。”

女孩急于想获得免费游戏皮肤,就以要用手机完成作业为由,找妈妈借来手机。

然后,按照“派送员”的要求进行扫码等操作,结果又被告知操作不当,相关账号要被冻结。

12岁的孩子一听账号要被冻结,直接被吓懵了,这要是妈妈发现就完了。

骗子就等着孩子进入圈套呢,随即提出可以加“技术解除员”的QQ号进行操作。

于是,骗子利用远程操作盗刷了女孩妈妈手机上的信用卡和花呗,使其损失了7.7万元。

骗子正是抓住了这些孩子们想急于免费获取游戏装备的心理需求,就设下陷阱,让未经世事的孩子一步步进入圈套。

第二种,明星粉丝福利

《2020年中国粉丝经济市场发展规模现状及未来前景分析报告》显示,00后追星群体占比接近70%。

江苏宜兴的13岁女孩小茵是国内某流量女明星的粉丝,她在疫情期间上网课时被拉入一个“XXX(女明星)应战黑粉群,群里大多数都是该女明星的粉丝。

群里的管理员每天在群里发布充值返利的消息,并称这是“明星回馈粉丝的福利。”

小茵动心了,在群里回应了几句,马上就有群管理员发来好友申请,要求私聊。

接着对方就发来二维码让她扫,说是激活账号。

在小茵操作几次后,管理员告诉她:“你是未成年人,不能领取这个福利,要拿父母的手机才行。”

见小茵有些不愿意,骗子开始施压:“你已经进入了激活福利的程序,如果取消,将每月扣1000元。”

小茵害怕了,悄悄地拿来了妈妈的手机,按照骗子的指令一步步操作,前后转出了20笔共8.1万余元。

骗子盯紧了未成年追星族的欲望,诱骗她们扫码,再加上威胁恐吓便诈骗成功。

第三种,网络主播诱导未成年人刷礼物打赏

如今,直播平台非常多,有些不法分子就盯上了未成年人的这一杯羹,通过情绪煽动、甜言蜜语的激情诱导、专业的话术套路,诱导刷礼物来打赏主播。

近日,在天津市西青区人民法院立案的一个案件就是如此。

14岁女孩蔓蔓在2020年开始接触网络直播平台,先后一共有1400多次的打赏记录,共计打赏金额为200万元左右,主要用于购买虚拟礼物、打赏、抽奖。

面对家人的质问,蔓蔓说出了原因:

“直播间里有人带我打游戏,有人用特别好听的声音陪我说话。”

“还有直播间里的很多直播都挺酷的。”

“同学之间谈主播成常态,沉迷聊天。”

“在聊天室,因为刷的礼物最多,常被尊称为“榜姐”,让我感受到从未有过的重视。”

正是这些原因,促成了蔓蔓一头栽进了直播间,为了稳坐“榜姐”,花掉了家中的巨款,不仅成绩一落千丈,也给家人造成了严重的伤害。

以上这些就是骗子针对中小学生常使用的网络诈骗伎俩。

如何提升中小学生的反诈常识

网络诈骗手段层出不穷,树立中小学生的防诈意识迫在眉睫。

有专家曾说过:

手机安全教育要从娃娃抓起,帮助孩子们提高网络安全意识,对于他们今后的成长会有积极的影响。

父母们可以参考四不五要,来提高孩子的网络安全意识,谨防上当受骗。

一不:不接来历不明的电话、不点陌生的短信和链接

二不:不理故意跟你套近乎的陌生人

三不:不要贪小便宜,轻信中大奖、赚快钱

四不:对于任何理由的转账要求,不信、不怕、不转账

中小学生能做到“四不”,就会粉碎犯罪分子的所有诈骗套路。

当然,为了更加安全起见,父母还可以参考“五要”来帮助孩子完美反诈。

一要:要树立孩子正确的金钱观,传达只有通过努力劳动才有回报的正确理念

二要:父母要做好自身手机支付的安全措施,避免将密码透露给孩子,也勿设置免密功能

三要:要教育孩子一旦遇到网络上他人的威胁、转账要求的,就要第一时间告知父母

四要:要给孩子看一些网络诈骗案例,牢牢树立他们的网络安全意识

五要:要给手机安装上国家反诈APP,做好全面防护

通过“四不五要”,相信骗子们骗术再高明,也不会得逞。

父母们还可以给孩子强调:

“凡是让你转账的都是骗子,什么付一笔钱就双倍返利都是害人的,天下就没有免费的午餐。”

提升孩子的网络反诈意识,

父母的责任重大

看过一个视频中的一位妈妈“教科书式”的反诈骗。

女儿玩游戏,客服联系她称商品出了问题,可以获得双倍补偿。

但前提是要加QQ才能完成,女孩信以为真,就加了QQ号码,接着客服就向她索要验证码,她也及时发过去了,客服立马回复过来:“要换一张卡。”

妈妈见状立刻阻止了女儿,把女儿的手机拿了过来,退出了所有页面。

然后语重心长地告诉女儿:

凡是找你要银行卡的一定是骗子。就是因为你的验证码发过去了,骗子知道你卡里没有钱,所有才让你换一张卡。系统即便要退的话,也会通过原来的途径退给你。

想起了电视剧中的一句话:“全民反诈才能天下无诈。”

然而,网络诈骗受害人群低龄化,他们辨别骗局的能力较弱。

希望父母能多给孩子科普防诈骗知识,帮助孩子做到安全上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