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在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顺利召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论坛由重庆市教育学会、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局、旭辉教育研究院联合主办,首届论坛主题为“‘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协同育人的使命与路径”。应疫情防控要求,此次会议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举办方式,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委主任黄政,新华社重庆分社党组书记、社长李勇,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皮涛,人民教育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改革先锋于漪,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上海市教育学会会长尹后庆,中国教育学会副会长、重庆市教育学会会长钟燕,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委员、重庆市教委副主任李劲渝,重庆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蔡其勇,重庆两江新区教育工委书记、教育局局长李亭一,华东师范大学重庆研究院院长曾和平,教育部西南基础教育课程研究中心主任,西南大学教授、博导,国家级教学名师宋乃庆,全国高等物理教研会副理事长、旭辉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等相关领导、知名专家出席了本次论坛,共话“双减”时代的家校社共育的热点、难点、痛点,探讨家校社共育的新路径、新举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幕式现场

作为此次论坛承办方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由旭辉教育集团与华东师范大学教育集团强强联合举办,学校秉承“向未来”的核心理念,以“爱满天下,行知合一”为校训,通过“书院制”、“C-PBL”等学习方式,借助于“未来城市实验室”、“未来汽车实验室”、“BIT实验室”、“四大发明实验室”、“未来田园实验室”等学习与实践空间,培养具有“中国心、全球观、创新力、美好心灵、强健体魄”的未来杰出人才。短短几年内已发展成为国内具有广泛影响的实验性、示范性A-STEM教育特色学校,学校在国内外知名赛事中获奖逾1000人次,并先后获得“全国汉字美育示范学校”“2021民办教育典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

在此次论坛致辞上,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皮涛表示,在深化“双减”的背景下,教育早已不仅是哪一方的责任,“家校社协作、凝聚育人合力”已成为新时代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路径。近年来,两江新区一直致力于教育全方位、立体式构建学校、家庭、社会共育新生态,开启“家长课堂”“读书联盟”“学校开放日”“心理健康工作站”等共育项目,形成了“一校一品”的两江家校社协同育人特色。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重庆两江新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皮涛致辞

93岁高龄的人民教育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改革先锋于漪老师也为此次论坛亲笔写信。于漪老师在信中表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为党育人、为国育才,是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减负的使命,家庭、学校、社会各司其职、形成合力、协同育人,就能创造良好的育人生态,逐步消除矛盾、牵制、掣肘的障碍,呵护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发展与幸福成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人民教育家、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全国改革先锋于漪老师亲笔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党支部书记康宗芬读于漪老师的亲笔书信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委主任黄政表示,我们现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深水区”,面临全新、紧迫的任务。近年来,重庆积极创建家校社协同育人新局面,发布了全国首个《家校共育工作标准》,积极搭建平台,壮大共育队伍。家校社协同的核心在育人,学校理应拿出勇气与担当,推进智慧教育,丰富教育教学资源,全力打造教育新样态。谁赢得了家庭教育,谁就赢得了孩子辉煌的未来,教育的本质要从家庭开始,培养德智体美劳的“全人格”教育方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中共重庆市委教育工委书记、重庆市教委主任黄政致辞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通过云端出席了本次论坛,并对本次论坛的举办给予高度评价。他表示,家校社协同育人,不是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简单叠加,更不是相互替代,而是各自找准定位,在知识获取、能力提升、行为规范等方面发挥各自的作用,形成育人合力。2021年全面实施“双减”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减轻校外培训负担,让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各安其位、发挥作用,形成良好育人生态。在“双减”的推动下,基础教育的环境正在发生变化,这为家校社找准定位、协同育人创造了条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政协教科卫体委员会副主任,中国教育学会会长,教育部原党组成员、副部长朱之文线上致辞

本次论坛,一份备受关注的调研报告也终于出炉。全国高等物理教研会副理事长、旭辉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在论坛上做了《“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情况调查》的报告。报告围绕“双减”背景下作业的情况、课后服务质量、家校合作关系、孩子和家长的亲子关系、社会的协同性等设计调研框架。

陈珍国介绍,通过对数据的抓取与分析显示,仅仅是半年的时间,全国“双减”背景之下已经取得了七个方面显著的成绩或者进展,一是学校作业设计质量有明显提高,学生作业负担有效减轻;二是学生以及家长对学校的满意度提高;三是学生参加学科类课外培训数量明显减少;四是学生居家活动内容丰富起来;五是学生睡眠时间明显改善;六是学生课后服务托管内容和质量有较大提升;七是家长对孩子的关注方向变化较大。

随后,报告针对教师队伍转型、课后服务托管内容和质量、教师作业设计能力、作业管理、如何有效利用社会资源、学生综合素养提升与升学压力关系等方面的挑战,提出了相应的意见和建议。报告所揭示的“双减”背景下家校社共育的现状,以及学生、家长、老师真实客观的内在需求,为探索家校社共育机制与路径提供了有益的数据支撑。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全国高等物理教研会副理事长、旭辉教育研究院院长、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校长陈珍国做主题报告

论坛还设置了 “新时代家校社共育机制与路径” “家校社共育的策略与方法” “家校社共育的实践探索”等研讨主题,来自重庆、上海的相关专家,学校、企业与研究机构的相关代表从不同角度分享共育经验,探究共育机制的建立与实施路径。

中国家校社共育三十人论坛的举办,是对“双减”政策、《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等文件精神的全面落实,更是坚持立德树人,面向未来,不断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创新的深入践行。作为主办方之一的旭辉教育研究院、承办方之一的华东师范大学附属重庆中旭学校,也将在其主体旭辉教育集团的支持下,搭建家庭、学校、社会育人平台,致力于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健全学校、家庭、社会协同育人机制,打造全新教育视角,为中国教育改革发展提供新的样本和思考!

旭辉教育集团

旭辉教育成立于2016年,总部创立在上海,以“用爱点亮每一个生命”作为企业使命,专注于发展高质、特色教育,是集投资办学、课程研发、师资培训、实验室建设和学校托管于一体的现代化教育机构。

旭辉教育联合华东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等优质教育资源,依托旭辉集团的雄厚实力,拥有丰富的教育投资管理经验和优秀的教育管理团队,在教育领域深度耕耘、独树一帜,战略布局于上海、重庆、天津、杭州、长沙等核心城市。旗下拥有华东师范大学附属双语学校、华东师范大学附属中旭学校、上海师范大学附属中旭学校、艾思坦幼儿园等十余所校园,华东师范大学博士后工作站、青少年科创STEAM中心、未来城市实验室、未来田园实验室、达芬奇飞行仿生实验室、酿造美好生活实验室等特色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