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虽然老年人的劳动能力降低了,但是,他们有多年的生活经验,知识非常丰富,给孩子带来亲情上的温暖和心灵上的归属感,值得所有的晚辈尊敬和爱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也并不是所有的老人都是这样的,如果家里的老人有一些不太好的特点,就是家庭痛苦的源泉,会让子女过得苦不堪言

老人有不良嗜好,子女们痛苦一辈子

小英的母亲早就去世了,只剩下一个老父亲已经七十多岁了,跟着女儿一起生活。小英和丈夫都是比较老实本分的人,家里有一儿一女两个孩子,儿子已经上大学了,女儿上初中了。按理说,一家人的生活也是挺幸福的。但是,老父亲真不是一个让人省心的主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小英的父亲,从年轻的时候就喜欢赌博,天天不务正业,晚上打麻将,白天就睡大觉,地里的庄稼被杂草淹没了都不管。家里日子过得很穷,老婆天天跟他吵架、生气。

现在,老婆死了,他跟着女儿、女婿生活,坏习惯一点都没有改变。女儿、女婿每天出去打工,给他一个月1500块钱的生活费,按说一个人足够生活开销了。

可是,有时候,他三天就把钱花光了,请牌友到家里来玩牌,买饭菜让他们吃喝。钱花完了,就向女儿要,女儿不给,他就开始到处跟别人说,女儿和女婿不孝顺,要去法院起诉他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年轻的时候不务正业的人,老了更有理由不思进取了。他们以“儿女要孝顺”为理由,作天作地、蛮不讲理,儿女顺从他,就会陷入一个不断付出的无底洞。

特别是这几种老人,让孩子们的生活痛苦不堪

老人自私自利、事太多,搅和儿女生活不和谐。

我们很多人都看过电视剧《都挺好》,剧中的主人公“苏大强”是现实生活中的一部分老人的代表。苏大强的生活还是挺幸福的,他的儿子、女儿也都算比较孝顺的,但是他这个人不光不知足,还经常挑起很多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跟二儿子在一起生活,把二儿子苏明成家里搞得乌烟瘴气,儿媳妇气得不行。后来,又想要自己买房子,不顾孩子的经济压力,非要一个大三室。后来更是要和家里的保姆结婚,给孩子们制造了太多的麻烦。

老人已经走向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应该和儿女一起幸福的生活,人到晚年,不要过多参与子女的生活,更不能自私自利地只想着自己,不顾及孩子的感受,把孩子的生活搞得一团糟。自私自利的老人,爱在家里挑事的老人,子女的生活也不能幸福美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偏心眼,家庭不稳定。

许多个子女的家庭,在父母老了以后,兄弟姐妹和老人之间容易产生矛盾。家庭产生纠纷的一个很大的原因,就是老人会偏心眼儿

老人有的向着儿子,把财产留给儿子,让女儿来养老。也有的觉得有一个孩子生活富裕,就希望能把自己的财富,分给其他的兄弟姐妹一起共同富裕。如果子女达不到他的要求,老人就会不高兴,甚至骂你不孝。

老人偏心最容易让兄弟姐妹离心离德。大家是兄弟姐妹不假,但是都已经是成年人了,自己过自己的生活,不能过分依赖别人。父母更不应该成为那个“劫富济贫”的人,这会让孩子们矛盾更加深刻。老人有财产的,也应该尽量给孩子平均分配,不要厚此薄彼,让孩子对自己和兄弟姐妹有埋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父母和孩子,本应该是最亲的人,孝敬父母也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但是,如果儿女遇到上面这样的老人,也是家庭的不幸。

我们不可能和父母永远断绝关系,如何和老人相处,才能让家庭幸福稳定呢?

老人不讲道理的时候,儿女适当“装聋作哑”。

老人总是喜欢唠叨的,生活习惯和我们也很不一样。比如你给他买件新衣服,可能都会骂你半个月不会过日子,你自己买件新衣服,更是会被说成无比败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的生活思维已经固化在自己的模式里,我们和他讲道理是没有用的,而且容易激化矛盾。如果是老人无关紧要的唠叨,儿女不如装聋作哑,任由他们唠叨去,过一段时间自然就好了。

对待老人,像对待孩子一样,要循循善诱。

对于老人的身体健康或者是一些比较重要的事情,我们还是应该和他们讲道理。老人就像孩子一样,我们来硬得不行,就多说点好听的。对孩子谆谆教导,可能会有好一点的效果。

老人的不良生活习惯,可以转移他们的注意力。

有些老人会有一些不好的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培养老人接受一些新事物,去吸引他们的注意力,改掉以前的坏习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老人做错事,儿女可以适当地冷处理。

当老人明明做错了事,但是就是不改正,儿女也是束手无策。当老人认错态度不好的时候,我们不妨冷处理,有一段时间不理他,让他冷静冷静,反省自己的错误。

老人有时候也会像小孩子一样,爱发脾气,不讲道理,我们除了要谅解,还应该想办法改变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