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在中国最为艰难的岁月,邓稼先、钱学森等科学先驱,秉承着“科学家有国界”的信念,无视国外给出的天价待遇,漂洋过海、排除万难回来支持中国建设。
多年后,则有人走上了前往美国的道路。
国外发声,国内致歉
前几日,任职阿里巴巴副总裁一职的贾扬清,在国外社交平台上讲述了离开上海的经历。
动态被搬到国内后,瞬间点燃了人间怒火:在动态中,无不透露着对公共卫生事件的“幸灾乐祸”。
然而,大洋彼岸的贾扬清却贴出一份声明:被理解过度,没有调侃之意。
但,他的英文原话却是这样:
英文翻译版:
贾扬清的中文声明:
在这段动态中,主要争议有三:
1、在英文版中,使用的关键词有“strict quarantine”,“lockdown”,“foodshortage”翻译过来的意思就是严格管制、行动限制、物资紧缺。在西方词汇中都一定深意,常关注外网的朋友想必也清楚,用在此处有违和谐,而且在贾总的中文声明中,仿佛被遗忘了一般。
2、英语水平的高深境界,用寥寥数语勾勒出一幅好似逃离敌人营的画面,字里行间气紧张而又胸有成竹。
3、关于隔离天数。动态时间是4月14日,彼时实施的举措 是“14+7”,也就是14天的隔离观察期和7天的社区管控期,无论18天还是中文声明说的2周(14天),明显都不在自由活动期,他是如何“正常”返美的呢?
“年少有为”的代名词
1982年,贾扬清出生于江南水乡的浙江,父母都是传道授业的中学老师,而他自己从小就是“别人家的孩子”。
对于别家孩子来说或许很是困难的读书,对贾扬清而言就好像吃饭睡觉一样简单,优异的高考成绩让他顺利入读清华大学,所读专业还是被誉为“清华桂冠上的明珠”的自动化专业。
而后顺理成章考研、读博,毕业后就和许多天之骄子一样,出国留学,就读知名学府,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这样一份熠熠生辉的人生履历,已经能完败大多数人了。
但贾扬清还觉得不够,他读书期间就先后研究出Caffe、TensorFlow、PyTorch三个人工智能的深度学习框架。
一时间成为了“年少有为”的代名词,还未毕业就已被微软、Adobe 等数家国际企业争相“抢人”,最终他选择加入谷歌,但待没多久,又跳槽到Facebook就职研究主任。
3年后,贾扬清再次跳槽,回到祖国怀抱。
2019年3月,阿里巴巴达摩院官方宣布贾扬清的加入,且直接空降成为公司的副总裁,当时的他仅仅35岁,可谓是“春风得意马蹄疾”。
对精英的思考
若是贾扬清就这么在阿里达摩院好好当他的副总裁,做好科研工作,也许中国计算机发展史中还会有他一个位子。
然而,此事却让一名天才、一位才华横溢的科学家、一个报效祖国的中国人,在短短几天里与“私利”画上了等号。
走出国门时,信誓旦旦称将来定报效,到头来多少成了空谈?
回国
早年可以理解为是国内报酬较少、环境简陋,所以愿意回来的人少,但如今国家已极大提升了海归人才的待遇,归来者依旧寥寥无几。
思及此处,眼前不禁浮现出一个个亲切面容:邓稼先、钱学森、郭同怀、彭桓武、华罗庚......
他们都放弃了国外优渥待遇,义无反顾回到贫穷的祖国,贡献毕生所学。
有人问,这些精英怎么了?
说到底,这是一个选择题。
在面临国家和个人的抉择上,一方具有家国情怀,选择了自己的原则和忠义,而另一方选择了自己的前程和理想。
“双面人”事件绝非特例
实际上,贾扬清并非孤者。
数年前,李嘉诚“套现”4000亿,转战欧洲。
多年后,人们才知道,李嘉诚竟早已成为加拿大籍。
而在忙着“赚快钱”时,也没忘记“投资”自己,早年他曾接触过类似WLNAD的抗衰因子,使用后为其效果惊叹,便入股2500万专门用于研发。
随后,北美富豪圈内的蕾哈娜、麦当娜、凯蒂等一众名人在尝过后,都成了WLNAD的忠实拥泵。
当大健康的号角在大陆吹响后,经萊特維健等企业迅速引入,又拉低了使用门槛。当其出现在天貓、京東上时,WLNAD补剂已是“李富豪”使用的迭代产物。
在投资成果外流的同时,李富豪的欧洲产业也陷入了亏损,随后悄悄改回国籍。加大在大陆的商业布局。
“微生物学之父”路易斯·巴斯德曾说过:
科学没有国界,因为她是属于全人类的财富,是照亮世界的火把,但,学者是属于祖国的。
当我们站在2022年4月,置身时空的维度审视二人能发现,一边是纵横四海失意归来的“浪子”,一边是苍茫夜色中离去的精英。
对于他们的评判,多年后自有人在史书上写下浓墨重彩的一笔...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