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上一篇:《南渡北归》中的老长沙(二)】

之后《南渡北归》提及长沙,是在第一部“南渡”之第十二章“三只新生代海龟”中,叙述曾昭橘的成长经历时,详细记录了她在长沙艺芳女校读书的经历,记录了艺芳女校与船山学社为争夺曾国藩祠的恩怨。

一、 曾国藩

1872年3月12日曾国藩去世。次年,清廷在长沙建曾国藩祠,位于中山路至局关祠之间,占地约百亩。曾国藩生前幕僚王定安记载:“其规模壮丽,延袤数十亩,缭以周墙,绕二塘。其中崇堂峻宇,既庄既肃,危亭瞰青,飞榭激寿,翼如缭如,环俶殊观。”可惜,1938年被“文夕大火”烧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一:曾国藩祠

二、船山学社

1881年,晚清著名思想家、中国首任驻外公使郭嵩焘借曾国藩祠西隅创办“思贤讲舍”,讲舍内安置王船山牌位。1914年湖南都督府民政司司长刘人熙在此发起组织船山学社,宣讲传统国学。1921年,毛泽东、何叔衡利用船山学社的房屋及经费,开办了以培养革命干部为宗旨的“湖南自修大学”,由贺民范担任第一任校长,毛泽东担任教务主任。1938年被“文夕大火”烧毁,1954年重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二:早年的船山学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三:今日船山学社

三、长沙艺芳女校

1918年9月,曾国藩的曾孙女曾宝荪与其堂弟曾约农创办长沙艺芳女校,这是一所完全由华人基督徒创办并主持的基督教学校。学校先在长沙西园,后迁至曾国藩祠浩园。解放后几经更名,1995年香港商人田家炳先生捐资异地重建新校,长沙市政府又将其命名为田家炳实验中学,从此艺芳女校就被人淡忘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四:早年曾国藩祠中的浩园(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五:早年曾国藩祠中的浩园(2)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图六:早年艺芳女校学生合影

***待续,请见下篇:《南渡北归》中的老长沙(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