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大家看最近的招聘信息可以发现,有较大一部分事业单位岗,在招聘公告上一般都会注明是聘用制(即有编制的),还是没有编制的(即劳务派遣形式),那在考上正式编制之前,编外岗是否值得一去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编制内vs编制外 差别一

先来科普一下,事业单位里的工作人员一般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有编制的,即在编人员,也是大家常说的“正式工”,是事业单位的主体,在编人员与单位签订的是聘用合同,注意这个聘用合同不是劳动合同,在编人员与事业单位之间不是普通劳动关系,不受《劳动法》调整,而是一种特殊的人事关系,由《事业单位人事管理条例》这部单独制定的法规予以规定和约束。

另一种工作人员则是没有编制的,即编外员工,也是大家口中常说的“派遣员工”、“临时工”,编外人员进事业单位,一般通过第三方劳务派遣公司,直接跟劳务派遣公司签订劳务派遣合同,由劳务公司派到事业单位工作,日常工作受事业单位管理,但是劳动关系不在事业单位,而在劳务派遣公司。

可见,虽然都在一个单位工作,但是由于合同性质和劳动关系不同,导致彼此之间还是存在一定差异的,一般来说有正式编制的要比劳务派遣的在各方面都要更优越一些,不然也不会那么多人去考公务员和事业编了。

编制内vs编制外 差别二

01丨薪资待遇

事业单位跟事业单位之间的差异很大,有的事业单位里编内员工跟派遣员工之间薪酬福利待遇差异很大,有的事业单位就比较市场化,派遣员工也基本按照市场价来招聘,跟正式员工在薪资福利待遇上的差距就很小,甚至有些外聘员工薪资比正式员工更高。但是,作为事业编最令人羡慕是额外补贴、奖金、福利,这个编外人员就基本上没有了,所以待遇上还是差很多的。

02丨岗位稳定性

劳务派遣岗位的稳定性肯定比不上正式员工的,上文说到,两者虽然在一个单位上班,但是劳动关系属于两个不同的地方,派遣的是与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动关系,所以随时可能被辞退,而且如果出现合同纠纷,事业单位是不会提供任何保障的。

劳务派遣可以作为跳板嘛

所以很多人只是把目前这个劳务派遣岗位的机会作为一个跳板,先积累经验,而且也能缓解全职备考的经济压力。

先进入单位工作这样也有助于降低我们考正式编的难度。有时候不能直线达成目标的时候,走个曲线也是可以的,尤其是在就业形势日趋严峻的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