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沈河区被列为管控区域后,物业管家“无接触配送”将快递送到业主家门口。受访者供图

穿上大白,在小区的出入口,他们是测温、登记、健康码监测的“门神”;在核酸检测点,他们是随时播报排队人数和等候时间的“播报员”;每小时一次,他们化身专业消杀,对公共区域和楼宇大堂进行消毒;还有跑腿小哥、物资代买,甚至家政保洁、上门收取垃圾……

这些诸多的身份,只有当他们面对居民送来的肘子、饺子,当面喊出的一句“孩子”时,才终于还原成最初的样子——年轻的90后们、物业的普通工作人员、多日见不到的小宝宝的父母、被自己父母惦记的孩子!

4月1日中午,沈阳市沈河区万科铂翠园小区管家中心,居民马大姐和家人推着一辆小车走了进来,从小车里,她端出了一盘盘切好的肘子,这些都是马大姐从一大早就开始忙活的成果。

“孩子们,一共10盘,管够;明天,咱们接着吃饺子!”马大姐笑呵呵地说。

工作人员捧着肘子,却都红了眼眶。

从3月23日开始,小区进入了管控状态,40余名物业工作人员化身“大白”,开始在岗位上坚守:“严格管理也是为了居民们的健康考虑。”

作为社区的“最后一公里”,他们不仅负责出入口严格测温、登记、健康码监测,以及高频次的公共区域消毒,还承担起了所有快递、外卖、果蔬的无接触配送。

核酸检测时,为了避免聚集、让居民能够快速了解检测点的排队情况,工作人员们第一时间变身“实时播报员”,录制小视频播报排队人数和预计等待时间,避免了业主长时间在寒风中等待;得知小区内的老人独居在家,不会使用软件线上抢菜,他们第一时间来到老人家中,主动承担起了每日买菜的工作,让老人不用为一日三餐发愁;接到业主因疫情不能回家的消息后,他们还承担起了浇花、通风、照顾宠物、帮业主邮寄衣物等工作;为了降低业主下楼扔垃圾交叉感染的风险,他们在每个楼层都放置了垃圾托盘,居民们可以将生活垃圾放在托盘上,保洁人员每日上、下午各一次集中收取……

“他们很多都是年轻的90后,家里的孩子还小,却都守在防疫的一线,吃住都在物业,一住就是二十多天。”驻场经理孙俪介绍,“成箱的饮品、几十斤的米面、团购的蔬菜、日常的外卖……每日上千件的生活物资都由他们配送到居民家门口。很多工作看似微小、繁琐,却是疫情期间居民们最需要帮助的地方。”

第二天,马女士又送来了十几盘三鲜馅饺子,这一次,她直接端来了蒸锅:“蒸饺,热乎的!”

“整个园区封闭不能外出,这么多人24小时在小区里生活;物业正常的工作要做,防疫工作更要做,孩子们太累了。我做点肘子、蒸点饺子也不费劲,就是想给他们送去一份妈妈的味道!”马女士说。

辽沈晚报见习记者 高品一 记者 隋冠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