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一批进入封控区的志愿者,化身“大白”的他,将一日三餐送至每个寝室;他是学生口中“我们的大哥”,推着货车奔赴在各个楼宇之间是一种常态;他是同事口中的“发饭队长”,统计协调两个校区八千余人的口粮;他是个“网管”,封校期间主动承担起校内部分校园网的维护和移动运营商基站的维护工作;他是领导口中的救火队员,在封校期间多次冲在紧急救场;他是学院的统计员,每天汇总学院疫情防控的数据报表。他就是学生口中“万能翟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翟付奇,健康福祉学院团委书记,2020级学生辅导员。疫情防控期间,他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积极投入到学校疫情防控工作中。3月13日凌晨2时许,他接到紧急任务,危机关头与另外9名党员一同在西区图书馆经过简单培训后,第一批进入封控区,赶在学生未起床的时候,将热腾腾的早饭和饮用水发至每个寝室。从封控区结束工作出来时,已经是14日凌晨,三天只休息了2个小时的他,早上6点再次出现在学生公寓门口,给学生们发水发饭。当日,他又接到新的任务,需要统计协调东西校区共计9栋公寓楼,八千余人的一日三餐。每天汇总各楼的数据到深夜,不厌其烦与每个楼负责的老师以及后勤公司联系配餐数量,既让学生们吃得饱,又不浪费,这一干就是一个月。3月24日,他再次接到新任务,听从学校安排,支援核酸组,负责校内一个学生公寓楼和三个隔离区的核酸采集工作,每次采集核酸,要穿着全套防护服在东、西两个校区“走一圈”,这期间4至6个小时,不能喝水,不能吃东西,更不能上厕所,确保核酸检测工作一次不差,一人不丢。如今,经他小组采集的核酸已经达一万一千余人次,手中牢牢掌握住全院学生的“健康密码”。长时间的重复性动作和疲劳过度,使他的右臂患上了“网球肘”,伸展和弯曲都剧痛,但他从未主动退下来休息。因为他深知,在这种艰难时刻,任何的减员都将影响全校检测的整体进度。特殊时期,由于校外维护人员无法进入学校,他还主动承担起校内部分校园网的维护和移动运营商基站的维护工作,经常爬上楼顶,给基站充电费,保障全校内手机信号的稳定。

作为团委书记,他始终带头做防控知识的传播者,当好疫情谣言的制止者,学生健康的守护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带动学生干部在抗击疫情中发挥重要作用,是学生心中最值得信赖的“翟哥”。对于封寝不能外出的学生,他将暖心服务延伸到学生寝室,瞬间多了两个新身份。他是学生的“代购员”,帮学生购买必备的生活用品,右手手持电话,左手推着货车奔赴再各个楼宇之间,从未给女朋友买过卫生巾的他,将这个“第一次”毫无保留的奉献给了他的学生。学生们感叹说:“这么可爱的导员,哪里找?”。他是学生的“开导员”,每日的电话和微信关怀,对学生进行思想引导,鼓励他们乐观面对生活。学生生病时,他总是奋不顾身化身“大白”,多次联系各个药店帮助学生购买药品,自己却来不及处理受伤的手臂。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不仅是学院的团委书记,还是2020级学生的辅导员老师。“电话24小时开机,微信24小时在线”,每日将疫情的防控信息下发至微信群,时刻提醒和关注学生们的动态,每一天的体温打卡是对学生的惦念,每一条做核酸的通知是对学生安全的保证。每当同学们排队做核酸时,队伍的旁边总是出现他的身影。为了让学生的心理不受疫情影响,他夜晚经常奔走于各个宿舍,实时关注学生身心健康,缓解学生的不良情绪。“今天身体怎么样?”“体温正常吗?还需要什么生活物品吗?”“坚持住,加油!”这是他常对学生说的话,即使每天的工作繁忙,也不忘时常关心自己的学生。他熟悉每个学生的行为偏好、日常喜好。他深知,学生在哪里,工作就做到哪里。除了完成每天既定的工作任务外,他还要汇总各项学生数据,检查学生抗原自测情况等工作。为了确保统计数据的准确性,经常工作到深夜,没有一丝怨言。当疫情防控出现新形势新变化时,他总是以最快速度向同学们传递最新疫情信息以及学校防疫要求,督促学生遵守校规校纪,提高防护意识,引导学生不信谣、不传谣。依托年级微信群、班长群、学生干部群开展抗疫期间的学生思想教育工作,为学生积极传递温暖与力量。

入校30多个日夜,从晨光熹微到灯火阑珊,他全程陪伴守护学生,甘愿做好学生的知心人、暖心人和安心人。一封封家长的感谢信,一句句学生家长的留言,是他坚持的动力源泉。因热爱而无悔,因疼爱而温暖,因大爱而执着,他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个学生身上。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关键时刻,他能够冲得出、顶得上、靠得住,用行动诠释初心,以实干践行使命。“盼冬离去,等春归来。”他坚信:“只要全校师生众志成城,人文学院定能渡过难关,早日迎接胜利的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