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悬坠钓中子线属于“消耗品”,比主线细一些,主要目的在于保护主线,防止断线时出现浮漂都会被拖走的情况。子线的长短、粗细、钩间距不同,在实际垂钓中会有不同的表现。其实没有好坏之分,关键是要适合当前的鱼情。科学选用子线,对于悬坠钓来说非常重要,能够有效提升你的中鱼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子线的粗细问题

通常来说,钓大鱼用粗线,钓小鱼用细线,难点在于如果鱼的种类比较杂,大鱼小鱼都有时,子线应该如何选择?粗线太硬,如果鱼小必定会出现挡口的现象,所以钓组搭配不当时,可能全天一口都没有。一口都没有的情况未必是没鱼,可能就是钓组过粗导致的。子线越细越柔软,适口性就越好,碰上大鱼自然就会断线。所以说没有“通杀”的钓组,在大小鱼都有时,应该做到取舍。守大鱼,就粗线守,想要兼顾钓鲫鱼,子线一定不能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跟钓法也有关系,或者说跟调漂有关系。悬坠钓是铅坠悬浮的钓法,子线不管是垂直还是弯曲,都容易出现挡口的现象。如果采用跑铅、睡铅等钓法时,让子线躺底,可以“消除”挡口的情况出现。所以说守大鱼用粗子线没有错,问题是要尽量降低鱼的觅食困难度,采用铅坠躺底的各种钓法是个不错的选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子线的长短问题

长短子线不同,对垂钓来说有2个重要的影响。首先来说,钓组入水之后开始下沉,钓组中铅坠最重,会带着钓组下沉,当铅坠到位之后饵料继续摆动。所以有长子线摆动范围更大,到位时间跟长的说法。摆动范围大,到位时间长其实不是缺点,要具体看鱼情情况。比如拉小鱼,动态很关键,可以适当使用较长的子线,或者使用飞铅变相延长子线长度,目的就是给鱼更多的时间追上饵料。或者鲫鱼上浮,也可以采用类似的钓法,动态总是会比死守更好一些,尤其是在钓小鱼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还是跟调漂有关系,如果钓大鱼,采用铅坠悬浮的钓法,建议使用较长的子线。好处是铅坠距离水底比较远,不会出现铅坠就在鱼头上方摆动的情况,铅坠会有更好的隐蔽性。如果采用铅坠躺底的钓法,铅坠躺底本身就有很好的隐蔽性,为了鱼口传递及时,一定要使用较短的子线。子线的摆动,跟饵料重量也有很大的关系。如果饵料很重,就算子线很长或者采用飞铅钓,那饵料也会快速到位。所以在杂鱼较多的地方底钓大鱼,除了使用较短的子线之外,增加饵料重量,都能做到快速穿过中上层的杂鱼层,尽快到底的目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三、子线钩间距

钩间距并不用长度单位来衡量,而是用几个鱼钩的距离来衡量。有钩间距这个指标,目的在于使用双钩时,当双钩都挂上饵料,饵料之间不能距离太近,否则会出现相互粘连的情况,这对于垂钓来说会有比较大的影响,会极大的影响中鱼率。通常来说,只要是钓底,都不需要太大的钩间距,抛竿时尽量把双饵分开,到位之后基本都不会粘在一起。凡是钓浮,为了鱼吃钩比较顺利,通常都需要加大钩间距。比较极端的是浮钓鲢鳙,钩间距至少达到鱼头的一半。还有使用双钩挂草饵浮钓草鱼时,钩间距可以达到30厘米以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子线怎么选?只要不短线,细一定比粗好。野钓没有通杀钓组,实在不行只能做取舍;对于野钓来说,长子线的使用比较少,如果需要使用长子线,可以通过飞铅的方式实现;至于钩间距,野钓中钓浮不多,正常1.5-2个鱼钩距离就够用了。敬请关注收藏点赞,每天准时更新,谢谢各位钓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