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广网呼和浩特4月24日消息(记者 王秋蕾)记者从内蒙古自治区科技厅获悉,近日,内蒙古农业大学沙漠治理学院党晓宏副教授与所在的内蒙古草原英才防沙治沙科研创新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Frontiers in Plant Science》(植物科学领域Top期刊)发表了“Natural Deterioration Processes of Salix psammophila Sand Barriers in Atmospheric Exposure Section”的最新研究成果。该研究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41861044)的资助。

科研团队针对目前在沙漠暴露大气环境中沙柳沙障使用过程中出现的老化问题,选择内蒙古西北地区库布齐沙漠已经铺设1-9年的沙柳沙障大气暴露段为研究对象,采用生物材料结构表征手段,结合物理、力学性能及化学性质等测定方法,探明了沙漠中沙柳沙障大气暴露段的劣化过程和成因。研究发现,在今后生产实践中沙柳沙障的预处理应用方面,需要从抑制木质素化学反应的角度来控制沙柳沙障的光老化行为,需要注重铺设沙柳沙障区域因大气湿度环境(水分)的变化引起的干缩开裂现象,可持续性的改善我国西北沙漠地区生态环境。

近年来,该团队围绕大气—沙土界面动态过程对沙柳沙障耐蚀性的强化机制开展了深入系统的研究工作,取得了创新性的成果,为延长沙柳沙障使用寿命,降低流沙固定成本,可持续性地改善我国西北地区生态环境提供理论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