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睡了一觉起来,还以为时间又快进了100年,为啥这么说?因为咱们中国连“核动力宠物狗”都要“上市”了。没错,它就是来自中核集团的“咪朵”,胖乎乎的身子,蜗牛一样的眼睛,看起来还真有点外星宠物的感觉。广大网友对它很期待,有想让它叼拖鞋的,有想让它拿快递的,还有想用它的核电池给手机、笔记本、甚至是给电动车充电的。

中核集团官方微博发布的消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实际上,“咪朵”并不是要在现实世界发布的产品,而是来自元宇宙,说白了,就是虚拟的,类似于清华大学华智冰吧。它绝不可能是真的,为啥这么肯定呢?因为以目前人类的技术,要造出能够在玩具上使用的,足够小和足够安全的核电池,绝对不可能。

其实是来自元宇宙宠物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世纪70年代,美国的确使用钷-147 ,为心脏起搏器研制过一款微型核电池,但由于衰变过程中有较强的辐射,所以需要在电池内部腾出大量空间,屏蔽辐射,性价比反而不如锂电池。而所谓2009年10月,美国密苏里大学研发出的重量100多克,只比1美分硬币大一点的微型核电池,其实是假消息。因为有人算过,1美分硬币的直径是1.9厘米,厚度0.16厘米,也就是大概1毫升的体积,略大一点的话可以算2毫升。而目前地球上密度最大的物质,是金属锇。2毫升锇的重量大概是44.8克,那么所谓比1美分硬币大点的核电池,重量就有100多克,只能是用了外星物质,或者挖了一小勺中子星了。

其实这个不是核电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是一整个心脏起搏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内部结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核电池这个东西,还真的有,在航天领域应用得还比较普遍。只不过体型比较大,绝对放不进玩具里面,它叫“放射性同位素热电发电机”,简称“同位素电池”。比如我国的嫦娥三号、嫦娥四号和玉兔二号,就采用了同位素电池给核心部件保温。其原理就是利用放射性元素在进行衰变时产生的热量,这个时候如果配上热电材料,就能够将这些热能转化为电能。

嫦娥四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再就是美国的“好奇”号、“毅力”号火星车,以及早期发射的“旅行者一号”、“旅行者二号”探测器,都使用了同位素电池。而我们过两年要发射的“星际快车”IHP-1和IHP-2,也像“旅行者”俩兄弟一样,探测太阳系外层空间,它们也会使用同位素电池。

毅力号火星车的同位素电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阿波罗登月的时候放了几个到月球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不过,航天器使用的同位素电池至少有三个问题,首先是太贵了,比如美国“毅力”号火星车的同位素核电池,一颗就要7000万美元,如果非要用它做成核动力汽车,估计就只有王思聪能买得起了。也正因为太贵了,我们的“祝融”号火星车才没有使用同位素电池,而是用了太阳能电池板,其实我们有这个技术,但为了节省成本,所以最终退而求其次。

祝融号火星车用的是太阳能电池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次,同位素核电池转换效率不高,“毅力”号火星车使用的差不多是顶级的了,但也只有6.3%的转换效率,远不及太阳能电池板20%到30%的光电转换效率,所以“毅力”号的功率只有0.15马力,每个火星日只能行驶200米,即使这样,它的速度还比“好奇”号快5倍。可想而知,如果用同位素核电池做核动力汽车,满大街都将是蜗牛。

据说是好奇号的放射性材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三,其实同位素核电池是有一定辐射的,特别是采用钚-238材料的。虽然钚-238衰变的时候,释放的粒子比较大,速度也不快,号称用一张纸都能挡住它。可一旦泄露,也是致命的,因为钚-238属于高放射性物质。所以现在使用同位素电池的都是无人航天器,像载人飞船、空间站,都在使用传统的太阳能电池板。

钚238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总而言之,现在就想做核动力玩具,是绝对不可能的,也是不安全的。至于将来,就只能到将来去寻找答案了。

目前最先进的体型也有这么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