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刘亮 西安市雁塔区人民检察院
电视剧《人民的名义》中两次提到了黄仁宇所著的《万历十五年》,第一次高小凤临时抱佛脚,通过此书和高育良书记建立了精神世界的沟通。第二次吴老师提醒侯亮平,借给他的这本书不用归还了。
为什么要两次提到《万历十五年》这本书,是单纯的巧合?有寓意?还是给书籍打个软广告?我看不尽其然!咱们还是先从本书谈起......
如果把《万历十五年》拍成一部剧,绝对精彩。其中人物情感的跌宕起伏,在历史的大格局中人物的无奈更令人扼腕叹息。该书重点描写了6个人物,分别是:万历皇帝朱翊钧、改革派首辅张居正、保守派首辅申时行、鹤立独行的文官海瑞、末路英雄戚继光和一个矛盾的思想家李贽。研究历史的路径有多条,如果没有坚实的功底,大历史的远见,和豁达的胸襟,就无从以点带面,仅通过6个人物就可以来描写一个朝代几百年的风云变迁。但是黄仁宇做到了!下面从六个人物分别谈起:
一、孤独的万历皇帝
一般人眼中的皇帝是无所不能,无所不有的。皇帝神圣的,代表着天意,他是世间的主宰。他的一个眼神就能令生灵涂炭或者飞黄腾达,他一念天堂一念地狱。皇帝分为两种,一种开疆扩土;一种是守成之君。万历就属于后者,他的先皇先祖已经设定好完备的管理社会的组织模式,他只需要循规蹈矩的按部就班执行。
但是他是一个人,不是神,是人就有七情六欲,就想改变创造。这种精神上的束缚比缺乏物质更令万历皇帝痛苦。
国之大事,在戎和祀。他慢慢发现自己只是一个行尸走肉的傀儡,只需要按照礼仪参加一场场毫无意义的政治秀,比如:祭祖、春耕、经筵、祈福......,无数次的磕头加强了皇帝神圣不可轻犯的意义,而他亲自主持各种礼仪,更表明他也同样受上天的节制。
万历皇帝是紫禁城的一名囚徒,他的权力大多带有被动性,小到一个简单的夙愿,想把心爱女人郑妃的孩子朱常洵定为太子,立马就遭到了整个文官集团的抗议。因为它违反了嫡长子继承的儒家传统。如果皇帝没有遵守君臣男女尊卑的礼制,那么臣民如何效仿?
不过万历很聪明,他看透了这一切。他毅然决然的和整个文官集团为敌,不抱怨,软对抗,开启了有明一代几十年不上朝的先河。也在历史上给自己贴上了“昏君”的标签。
二、改革派首辅张居正
纵观历史,改革派的下场大多都很惨。例如:桑弘羊、商鞅、王安石。张居正死后被清算抄家,子嗣发配充军。
回顾他的十年新政,一句话,重点在于改变文官机构的作风,因为他力图振作,要求严厉,所以来自下层的抗拒横生。例如,他以皇帝的名义责令各个州府把税收全部缴足。但是实际上百姓缴纳税粮,在规定数字外尚有“常例”。新政实施后,压迫加深,羊毛还得出在羊身上,百姓的负担愈来愈重。
要改革就得用人,张居正的任人唯亲也是无法避免的。在当时的道路交通、通信设施都不发达的状态下,哪一个人都无法掌控全局,所以就得选拔自己熟悉认可的干将。他派遣的总督、尚书个个精明能干,然而诚信总有问题。道理很简单,权术和诚信是一个无法统一的哲学问题。现实中,这两个要素在一个人的身上总是背道而驰。
张居正自命清高,得罪了整个文官集团,强求增加来的行政效率,只会导致管理系统的内部分裂,最后上升为道德问题,成为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三、“和事佬”申时行
申时行是张居正的继任者,所以他引以为鉴,不再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创新,而是采取迂回的补救措施,拆东墙补西墙,以求平稳自保。
他清醒地认识到文官身上的双重性格,即是物质和精神的分离。一方面这些饱读经史的人总以仁义道德标榜自居,允许自我牺牲抱负国家;另一方面,体制又有那么多漏洞,给人那么多诱惑。所以申时行把目标降低,他所说的“使不肖者犹知忌惮,而贤者有所依归”就表现出了他温和的治理理念。例如1590年,在处理北方边患问题上,副总兵李联芳追击蒙古兵,遇伏阵亡,双方战事一触即发。申时行清醒地认识到明军即使获取一百次胜利都无法占领大沙漠,一次失败就可以使明朝垮台。他谦卑的建议万历皇帝,以静制动,维持和平条约。
申时行是一个富有现实感的人,他懂得为臣之道。他清醒地认识到:朝廷最大的任务就是促进文官之间的相互信赖与和谐。此亦即鼓舞士气,发挥精神上的力量。要影响文官,他必须拿出自己的诚意,他宁可被称为“和事佬”,被批评为牺牲原则的政客,但他依然坚持他调济折衷的原则。他看到国家为解决问题而设立文官,但国家的最大问题也就是文官。他的目的是使文官集团之间、皇帝和文官集团之间彼此坦诚,只有这样团结一致,才能使得大明帝国得以维持运转并求得发展。
四、官场清流海瑞
海瑞是明朝中期浮躁官场中的一股清流。
1558年,他任浙江淳安知县时,有一次总督胡宗宪的儿子道经淳安,随行了大批人员,在驿站百般挑剔,凌辱驿丞。海瑞没有阿谀奉承,而是拘捕了这位公子,并没收了他的银两。更夸张的情节是:他呈报给总督胡宗宪大人的公文里,声称有人冒充胡公子,胡大人高风亮节,哪有这样一位不孝之子?胡大人这边也只能尴尬 地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
从中我们可以看出,海瑞以极高的道德标准要求自己,不畏强权。他曾给嘉靖皇帝上书,指出皇帝是一个虚荣、残忍、自私、多余、愚蠢的君主。这一奏折言辞虽然激烈,但又谨守为臣本分,嘉靖读完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又无可奈何。
故事的结局令人唏嘘,他的高标准触动了其他文官集团的利益,水至清则无鱼。他被迫退休回到原籍闲居,对海瑞来说,是一种难以忍受的痛苦。海瑞的一生体现了一个有教养的读书人服务大众牺牲自我的精神,但这种精神的实际作用却很微薄。其结果是:个人道德之长,仍无法补救组织和技术之短。
五、戚继光,一个武将的悲剧
戚继光的一生可用八个字概括:南抗倭寇,北镇边疆。他历任福建总兵,总理蓟州军务。
训练新军,严明纪律,把一群乌合之众打磨成“戚家军”,他明知道,军队强大的标准很多:尖端的武器、视死如生的兵源、集中高效的后勤保障、现代化的组织模式......,但是困于明朝的政治体制,任何有效改变都是举步维艰。戚继光另辟蹊径,唯一能做好的就是:发挥个人魅力,身先士卒到战斗一线。
戚继光的悲剧背后是明朝的文官政治。如果让军队保持独立,和文官集团分庭抗礼,一元化的统治就无法牢固。他在一镇推行的整套措施已经在事实上打破了文官集团所保持的平衡。道理很简单,在明朝的政治体制下,军队不需要做大做强,因为帝国经常面对的问题是内部的叛乱而非外部的侵略。
六、自我矛盾的哲学家李贽
李贽以传统孔孟儒学的“异端”而自居,对封建的男尊女卑、假道学、社会腐败、贪官污吏,大加痛斥批判,主张“革故鼎新”,反对思想禁锢。
他指斥那些所谓的道学家们:名心太重,回护太多。如此口是心非的伪君子,反倒不如“市井小夫”与“力田作者”实实在在。
他对孔孟之学也大加鞭挞。李贽否认儒家的正统地位,否定孔孟学说是“道冠古今”的“万世至论”,认为不能将其当做教条而随便套用。他对孔子及孔孟之道的批判确已达到了“非圣无法”的地步,难怪统治阶级对他要恨之入骨了。
李贽环顾四周,他 身处于儒家思想的王国里,在落寞之时,又不得不依靠身边信奉儒家的达官显贵。他虽然提出了问题,但无力解决问题,更创造出一套自成体系的理论。他的一生注定是矛盾的、痛苦的。
以上六个人物,六段故事,剧情虽然过去了四百余年,但历历在目。站在历史的远处,他们每个人似乎都没有真假、对错和善恶可言,他们身上的特质,早已寓言了大明帝国走向尽头的迹象。就像黄仁宇在书的结尾所言:
1587年,在这个时候,皇帝的励精图治或者宴安耽乐,首辅的独裁或者调和,高级将领的富于创造或者习于苟安,文官的廉洁奉公或者贪污舞弊,思想家的极端进步或者绝对保守,最后的结果,都是统统不能在事业上取得有意义的发展,有的身败,有的名裂,还有的人身败名裂。
有的人活着,其实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可还活着,黄仁宇就是那个死了却还活着的人。每次阅读,都像是和他促膝长谈,如泣如诉。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而复哀后人也。
写在最后:为什么要读书?怎么读书?物质的贫穷能摧毁你一生的尊严,精神的贫穷能耗尽你几世的轮回。人生没有白走的路,也没有白读的书。你读的书走的路,会在不知不觉中改变你的认知,这些文字会悄悄地帮你擦去脸上的无知和肤浅。读书不一定能功成名就,不一定能让你锦绣前程,但它能让你说话有德,做事有余,出言有尺,嬉闹有度。读书是最低门槛的高贵!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和立场
投稿转载说明
本公号非营利性 不支付稿酬
投稿即视为同意本公号对文章进行转载刊发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