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欢看视频的小伙伴大概都有点感觉,AV1这个不太熟悉的视频格式,最近闹出的事情可不少,比如视频网站为了节约带宽偷偷默认使用AV1格式,让电脑狂转;比如Intel专门给旧CPU发布了相关工具;再比如GPU、CPU发布的时候,总是免不了提一句它。它到底是个什么样的格式,又为什么“闹”出这么多事儿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其实AV1格式说起来也简单,它是由开放媒体视频联盟(Alliance of Open Media Video)开发的下一代视频编码格式,开放且免费。所谓的下一代视频,当然就是更高的分辨率和清晰度了,而媒介则更偏向于网络,所以对编码的要求就是或者同样的容量下画质分辨率更高,或者在保持画质分辨率的基础上尺寸更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AV1在这两方面都很强,做个比较,早期的视频和标准略过,从1080P分辨率视频说起吧。它最常用的编码格式是H.264,可以将1080P视频的尺寸压缩到能从当时的网络上实时观看。但4K时代就不行了,至少提升4倍的画面数据量必须使用H.265(HEVC)编码格式,其特色就是能提升一倍的压缩率,当然,想流畅观看在线4K视频,网络速度还是得提升一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8K时代,视频的数据量至少又提升了4倍,H.265也搞不定了。另外长时间以来,视频服务商终于受不了H.264/H.265的收费模式了(小编估计下一个格式的收费可能也涨价了),所以联合起来组件了前面提到的视频联盟,成果就是AV1。顺便说一下,联盟的简称是AOMedia,而AV1的全称就是AOMedia Video 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能力上,同样画质分辨率,AV1编码比H.265的体积缩小20%,据称H.265已经能在100Mbps网络下实现直播,那么在小伙伴们常用的百兆网络下,AV1应该可以在流畅观看或直播8K视频的同时留有20Mbps的带宽,同时玩游戏、看网页、聊天,甚至下载点东西都问题不大,这当然更实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是,哎,必须得说但是了,压缩率越高,当然对硬件的计算要求也越高,没有硬件优化的话,观看AV1视频可是对处理能力要求很高的。这就是为啥视频网站偷偷使用AV1格式后,很多小伙伴感觉看个在线视频电脑都忙得要爆炸似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个解决办法当然是使用最新的显卡,NV的RTX 30、AMD的RX 6000、11代酷睿的UHD 750核显与Xe集显都支持AV1硬件解码。你说啥?没钱?那也有办法,比如Intel近期发布的SVT-AV1 1.0版就利用第5代酷睿及更新CPU的AVX2指令集,提升了AV1的编解码效率,使用这些CPU的小伙伴再看AV1视频,电脑应该就能稍微轻松一点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