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解体后俄罗斯人一度对前苏联历史产生过困惑,直到普京上台后那些已经淡出军界和政界的苏联元帅才重新得到了人们的尊敬。

可惜的是2020年最后一位活着的苏联元帅亚佐夫以96岁高龄去世,公开的遗言里他竟然希望普京向中国学习[1]。

那么亚佐夫元帅有过什么样的精彩人生,他又如何看待中国和苏俄的关系呢?

亚佐夫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士兵成长为国防部长,身为元帅未能阻止苏联解体

德米特里·莫菲耶维奇·亚佐夫不但是最后一位去世的苏联元帅,同时也是苏联时期最后一位被授予元帅军衔的人。

亚佐夫于1924年11月生于俄罗斯鄂木斯克州,是一位普通的农村子弟。

1941年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刚满18岁的亚佐夫参军入伍。二战结束时亚佐夫已经成为营长,他继续在军队中服役并进入相关院校学习。

1976年亚佐夫成为了苏联远东军区副司令。

1984年又担任了远东军区司令。那一时期中苏关系尚未缓和但亚佐夫却持对华友好态度,在他担任司令员期间中国和苏联没有发生任何边界摩擦。戈尔巴乔夫上台后亚佐夫被调回莫斯科,担任了苏联国防部副部长。

亚佐夫元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987年5月底一位西德青年驾驶一架塞斯纳轻型飞机从芬兰一路飞到莫斯科红场降落,此事让全世界都嘲讽苏联强大军力都是摆设。

戈尔巴乔夫将包括国防部长索科洛夫元帅在内的大批反对他改革的将领解职,亚佐夫就这样意外转正。随即又成为苏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1990年4月亚佐夫被授予元帅军衔。

然而亚佐夫虽然一度对戈尔巴乔夫感恩戴德,但之后对戈尔巴乔夫的行为越来越反感。

从亚佐夫后来的谈话中他认为戈尔巴乔夫是一个非常糟糕的领袖,在他执政期间苏联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内外交困。而当下属因听从他的命令而引发问题时,戈尔巴乔夫就第一时间把自己撇干净。

由此导致苏共中央和苏军高层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离心离德,苏维埃大厦的根基开始动摇。

戈尔巴乔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另一位元帅阿赫罗梅耶夫就曾经公开痛骂,1941年德国法西斯未能做到的事情却被自己人做到了。

1991年8月19日为了挽救即将崩溃的苏联,包括亚佐夫在内的8名苏联高层软禁了戈尔巴乔夫,宣布成立国家紧急状态委员会。亚佐夫以国防部长身份下令调集莫斯科周围的驻军进入红场,试图威慑以叶利钦为首的西方派。

然而亚佐夫虽然当年曾经以普通士兵的身份保卫国家,但是在国防部长这个位置上却并没能挽救苏联。

亚佐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紧急状态委员会是个“草台班子”,各个成员之间互相拆台谁也不肯承担责任。以至于行动起来瞻前顾后,被叶利钦等人抓住了反扑的机会。

而亚佐夫又坚决要求军队不得向人民开枪,让己方变得越来越被动。

8月23日紧急状态委员会被迫宣布解散,亚佐夫也被解除军职了审判。在被关押三年后俄罗斯国家杜马大赦,亚佐夫等才结束了牢狱之灾。

然而在叶利钦时代他们备受冷遇,可以说亚佐夫一生最后悔的就是未能拯救苏联。

叶利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经以部长身份访华,认为中国和苏联可以维持亲密关系

亚佐夫作为一个典型的职业军人,却对社会主义阵营的演变过程有着独特的见解。

他在1991年5月带团对我国进行了为期4天的友好访问,并成为缓和中苏关系的重要推动者[2]。

讽刺的是亚佐夫竟然是唯一访问过中国的苏联国防部长,对他来说也是一种非常无奈的荣誉。

之前在担任远东军区司令期间,亚佐夫就针对几十年间中苏关系不断变化提出了几个重要的问题:

正常的中苏关系应该是对抗还是合作,国家利益之争是否严重阻碍了真正的和睦关系,中苏改善关系会不会改变亚洲甚至世界势力的平衡,苏联人是否夸大了中美关系对中苏关系的影响呢?

这些问题在他脑海里反复萦绕,最终还是通过中苏关系变化找到了答案。

亚佐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佐夫认为中苏关系恶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苏联人很少从中国的角度去看待。用中国人的话说,就是苏联的大国沙文主义过于严重。

1949年10月2号新中国成立,第二天苏联就宣布第一个承认新中国。之后苏联出动空军支援中国抗美援朝和国土防空,可以说是社会主义国家并肩作战的典范。

亚佐夫认为苏联支援中国的156工程建设,使中国在人才培训方面和苏联有着携手前进的美好历史。

1958年的台海危机时赫鲁晓夫给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写信,公开威胁将对用核武器攻击中国的国家进行核武报复。

亚佐夫因此认为中苏同盟使得中国得到了军事的保障,而苏联则巩固了国际影响力。

156工程建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亚佐夫看来1953年斯大林的突然逝世,成为了中苏关系的分水岭。由于斯大林时期大搞个人崇拜,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社会主义国家都对其马首是瞻。

正是斯大林的突然逝世让国际共运失去了共同领袖,中国也才开始表现出独立的一面。在赫鲁晓夫时期波兰和匈牙利发生了反苏运动,中国坚定站在苏联一边。

但亚佐夫认为中国仅仅是出于中苏友谊才介入东欧危机,两国在方法上发生了分歧但都希望社会主义阵营团结。苏联对东欧国家的态度一直在“强硬”和“怀柔”间徘徊,中国的却希望能限制苏联施加在其它国家的特权。

中国非常强调独立自主,苏联部分接受了《中苏联合公报》里提出的“社会主义国家是平等的”观点。

斯大林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由于中国的调解苏联和波兰的关系得到了巩固,波兰国内及东欧紧张局势得到了缓和。中国解决阵营内部关系方案被采纳也提升了中国政府的声望,中苏友谊没有被损害得以进一步巩固。

亚佐夫还提到上世纪50年代苏联对中国的援助以贷款形式,当时如果中国坚持还债就难以通过对苏出口获利。

让亚佐夫非常意外的是中国居然不顾自身困难坚持还债,表明了中国坚持独立自主的决心和能力。

1979年中国政府宣布在《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到期后不会续约,但也表示希望能够改善中苏关系。

亚佐夫认为中国的经济发展增强了自身独立性,使中国在对外政策上不需要依赖苏联。同时中国东北地区和新疆又开始了同苏联的贸易,经济合作而不是意识对抗彻底缓解了两国的对抗。

亚佐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亚佐夫在访华期间提出社会主义阵营内部一样存在矛盾,但是中苏友谊不可分割、也不该被割裂。

中苏产生的矛盾并不是不可调和的大事情,中苏的关系必将紧紧相连。

看到中国军队的发展亚佐夫感慨道当年苏联帮助中国研制喷气式飞机、坦克、潜水艇等装备,但现在中国已经足够强大不需要苏联支援了。

鉴于当时苏联在政治领域的困境,亚佐夫含蓄表示他期待两国仍然能够重现中苏同盟全盛时期的“紧密团结”关系。

亚佐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给亚佐夫恢复了应有的荣誉,普京道路广得人心但隐忧严重

90年代的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整个国家经济走向崩溃,社会秩序和人们思想一片混乱。叶利钦一心倒向西方,社会上出现对苏联时期英雄的抹黑。亚佐夫评价叶利钦时说他只考虑个人目的,为得到戈尔巴乔夫的宝座不惜任何代价。

直到1999年普京成为俄罗斯总理,俄罗斯才没有继续沉沦下去。普京恢复了对苏联时期光荣历史的宣传,亚佐夫也重新回到了公众的视野。

2004年在亚佐夫80岁生日当天,普京亲自拜访为其庆生。

2014年在亚佐夫90岁生日时,普京亲自给他授予了亚历山大·涅夫斯基勋章[3]。

亚佐夫对普京的评价颇高,认为是普京拯救了国家和军队。普京首先领导第二次车臣战争取得胜利,使颓废的军心民心得到了振奋。之后对叶利钦时代的混乱进行了铁腕整治。

普京和亚佐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亚佐夫看来普京吸取了叶利钦时代盲目西化的教训,运用苏联时期的经验拯救了国家。比如许多人都知道普京曾经做过克格勃特工,苏联解体后克格勃组织有30万人失业。

普京上台之后大量招回原克格勃中的精英组成了绝对忠于自己的“强力部门”,然后再用这个新“强力部门”对现有的军队等强力部门进行改造。使已经被破坏得千疮百孔的国家机器重新运转,整个国家才能做到政令通畅。

叶利钦时代把整个俄罗斯政坛搞得乌烟瘴气,而普京上台之后利用其个人影响力把其同学故旧组成了一个小集团简称圣彼得堡帮。圣彼得堡帮既是普京主要政治伙伴,又能够起到制约克格勃势力的作用。

普京借助于“统一俄罗斯党”控制俄国家杜马,重用温和改革派来推进其经济改革。

普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普京在保护已有政治体系的前提下,有效打击了地方割据势力、经济寡头和腐败分子;通过没收非法所得和恢复市场秩序,失血严重的俄罗斯经济开始复兴。

在俄罗斯人看来普京真的给他们涨了工资,已经令他们非常满意了。

但是亚佐夫也看出虽然普京时代俄罗斯有了巨大发展,以致有将近7成民众对普京表示普京是列宁后最伟大的政治家。可普京道路仍然存在巨大的缺陷,无法让俄罗斯经济真正取得突破。

虽然普京上台时曾经许诺要让俄国家收入翻一番,进入新世纪俄罗斯的结构同苏联解体时同样过分依赖石油天然气。

俄联邦政府收入的30%和外汇收入的45%依靠油气出口,一旦国际市场油价暴跌俄经济立刻就会走入困境。

俄罗斯天然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虽然普京打击了大型寡头,让能源等关键领域回到了国家手中。但毕竟不敢重新恢复社会主义公有制,建立起党中央领导全国的局面。

所以即使在俄罗斯经济最繁荣时贫困人口仍高达总人口的29.4%,那些生活在远东和西伯利亚的普通人依然困苦不堪。

此外推行行政命令遭遇障碍多,地下经济猖獗等问题也难以解决。

普京虽然打击了一大批不法寡头,但却出现了事实上“隐形寡头”左右俄罗斯经济的情况。

普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希望普京能向中国学习,老元帅愿望恐成空

2020年2月25日亚佐夫元帅以96岁高龄病逝,之后人们根据其遗嘱公开其最后的录音。

亚佐夫在遗言中希望普京总统走中国的道路,中国政府成功地把个人和国家财产结合起来是俄罗斯学习的榜样。

事实上很多俄共议员和经济学家都提出过类似的观点。他们认为俄罗斯应该借鉴中国的发展经验来整顿国家秩序,改善金融环境,促使社会公平。实施稳定的经济政策并打击腐败,加强证券市场建设来吸引外来投资。

增加对固定资产的投资来更新已经老化的工业生产设备,改善经济结构不合理状况并使整个经济形成良性循环。

发展轻工业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同时也提高就业率。中国道路可以说是对普京道路的重要补充,也不会因为国有化改变目前俄罗斯的政治体制。

亚佐夫元帅逝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现在距老元帅去世已经有两年时间,而普京领导俄罗斯又一次来到了历史转折点。遗憾的是到去年为止普京仍然坚持已有的经济政策,目前俄罗斯的经济结构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尤其俄军新装备不足、组织观念落后等问题,让普京的很多想法根本无法实现。从目前来看普京除了加强同中国合作,并没有从中国身上学到太多有用的东西。

虽然亚佐夫在1991年就已经被开除出了苏联共产党,但是他仍然抱着一种党员的思维来看待问题。

可惜普京虽然表示过他没有公开退出苏联共产党,但不可能再以共产党人的思维去治理国家。

普京认为重新全面实行国有化会导致政治上的对抗和社会分裂,经济上则会受到严重打击。同时普京根本不打算也不可能消灭俄罗斯全部大资本家,改变私有化结果对于俄罗斯所有人都可能产生致命的后果。

亚佐夫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普京的改革中政治层面的权力配置至关重要,他希望出现两党制或多党制并且互相竞争。但现在俄罗斯的民主模式不够健全,西方代理人可以组织反对派来掣肘普京。

俄政府在外交问题上经常受到“短期”和“务实”因素的指引而摇摆不定,不但影响民意还拖累了中俄合作。

用一句话总结普京的最大问题,就是俄罗斯现有的经济实力无法与其强国目标相匹配。

目前来看能够领导俄罗斯不被西方打倒的只有普京,但是普京的努力恐怕也已经达到了天花板。

老元帅的愿望恐怕难以实现,俄罗斯能否实现真正复兴只能在十几年后才能见分晓。

参考文献

[1]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亚佐夫逝世 .新华网 .2020-02-25

[2] 晨星苏联国防部长亚佐夫元帅[J].世界经济与政治,1991,(9):76.

[3] 苏联最后一位元帅90岁生日获普京授勋 曾软禁戈尔巴乔夫.环球网.2014-1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