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源位于我国青藏高原的腹地,海拔超过5000米,冬季的时候温度非常低,加上河流比较浅,因此在冬天的时候很容易从河流的表面直接冻到河底,我们将这个现象称之为“连底冻”。我们可以将其想象成河流被冻成了一个大冰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么问题就来了,在冬天的时候这些鱼就会直接被冰封在冰层中,可到春天的时候这些鱼又出现了。为什么在冬天的时候这些鱼类没有水可以呼吸,也没有被冻死呢?

生活在长江源的鱼类

那么长江源里生活着什么鱼类呢?

长江源中生活着一种特有的,叫做小头裸裂尻鱼的鱼类,它们是随青藏高原隆起进化等级最高的裂腹鱼类,也是世界上海拔分布最高的鲤科鱼类,作为多年生冷水鱼,它们的寿命很长。

这种鱼类的体长大约是四五十厘米、大小均一的成鱼,体形匀称,斑纹清晰,它们主要是以藻类和植物的碎屑为食,偶尔也会捕捉水生的昆虫,在当地的生态系统当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长江源这样的环境当中生存是非常不容易的一件事,小头裸裂尻鱼的生存环境是非常恶劣的,海报高,空气稀薄,而且常年温度低,水中的有机质和营养物质是相对来说比较缺乏的。

对于小头裸裂尻鱼来说,适应这种艰难的生活环境似乎没那么困难,在河流还在正常流动的时候,它们很好地适应了青藏高原的生活环境。但是一到冬季,“连底冻”就让它们陷入到了生存危机当中。河流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被结结实实地冰冻起来,鱼类的生存空间过于局限了,而且它们也无法适应下游的生存环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源的鱼类是如何过冬的?

那么在河道被冻住的时候,长江源里的鱼类是如何过冬的呢?既然不是向下迁徙,那么最大的可能就是这些鱼类在一个舒适的地方躲起来了。实际上,虽然河道进入了冰封的状态,但是科学家发现这些鱼类其实找到了自己的避难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些避难所,在冬季的时候不仅没有结冰,而且温度还要更高,生活条件还更加适宜。

科学家在附近的河道进行了研究,发现这里的鱼类非常之多,长江源的6种鱼类当中,有4种都选择了在这里避难。

有的朋友可能就疑惑了,在海拔这么高,温度这么低的地方,整个河段都被冻住了,为什么偏偏还会有一小段河道没有结冰呢?实际上,这里的河流有一处温泉,温泉的热量一直渗透着,为河水加热,这成为了这段河水常年不结冰的关键,也为长江源的鱼类们提供了冬季的避难所。

在长江源的冬季来临之前,这些鱼类会结伴到这里来越冬。等到春天的时候,河道完全解封了,它们又会回到原本生活的长江源区域,在这里觅食、产卵、繁育后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科学团队严谨和认真的研究当中,我们有幸亲眼看到了长江源鱼类过冬的原生态的场景。对于我们来说,了解长江源的鱼类和栖息地,对于我们未来保护长江源有着非常重要的指导作用。要知道长江源对整个长江生态的影响是非常重大的,一旦源头有变化,下游的影响就会被多倍放大。通过了解小头裸裂尻鱼,我们更深入地了解了长江源的生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长江中下游的鱼类

与长江上游的鱼类相比,下游的鱼类可以说是生活条件非常优越了,没有如此恶劣的生活条件,更没有“连底冻”这种现象,一年四季中,鱼类的生活都是相当滋润的。

特别是近年来长江的禁渔政策一出,整个长江中下游的鱼类得到了很好地保护,许多珍稀鱼类的种群也处于不断地扩大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