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份,最值得记录的行业性事件莫过于比亚迪的“断燃”措施:4月3日官宣停止燃油汽车的生产。还有两件事也值得关注:奔驰全新EQS纯电SUV于19日全球首发,宝马纯电动产品BMW i7于20日全球首发。燃油时代经典豪华车型的代表BMW 7也推出纯电版,足见传统跨国巨头在电动化方面已开始急起直追。

其实,对新能源汽车重要性的认识早已成为行业共识,对此最极端的表达莫过于原北汽集团董事长徐和谊,早在三四年前他就断言,搞新能源汽车是中国品牌的唯一活路。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超过350万辆,私人购车占比接近80%,到2022年一季度末,新能源汽车累计销售超过1000万辆大关,渗透率达28%。

但是,一致的认识并不一定带来一致的结果,不是所有的车企都敢于采取“断燃”措施。

还记得2019年,当新能源汽车销量首次出现下滑时,有些跨国车企老总便公开吐槽:“纯电动汽车不是消费者的真实需求而是政府的需求,造电动汽车也远不是赚钱的生意”、 “到2030年,所有车企生产的总产量中,电动车只会占有15%”。

谁也没想到,经历了短暂的低谷之后,新能源汽车于2021年再次爆发,而这一次最大的受益者便是比亚迪。这一年,比亚迪新能源乘用车销售近60万辆,同比增长231.6%,而同年全行业乘用车销量增长才6.46%。2022年一季度,比亚迪继续高歌猛进,插电式混动和纯电动乘用车销售28.47万辆,同比增长高达433%,两者占总销量的比重接近98%。在资本市场,比亚迪2021年市值一度接近1万亿元,成为仅次于特斯拉和丰田的全球汽车市值老三。巴菲特2008年收购比亚迪股份的时候万万没想到,当初投出的2.3亿美元在14年后换回了30多倍的回报。

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也是给有眼光的人的,而是否敢真金白银地投入、是否敢第一个吃螃蟹则是准备的真假和眼光的高低的试金石。2003年,比亚迪通过收购秦川汽车正式进军汽车领域,3年后便研发出F3e纯电轿车,5年又推出了插电混动车型F3DM,那时候,中国新能源车的市场渗透率几乎为0,但比亚迪对新能源汽车的闷声投入从未停止。比亚迪可以说是拥有研究院最多的车企,除了有中央研究院、汽车工程研究院、汽车新技术研究院,还有电子科技研究院、弗迪电池研究院、弗迪动力研究院、电力科学研究院、半导体研究院等等,研发人员达4万多人,研发费用也是逐年攀升,2021年比5年前翻了一番。

一季度,特斯拉用19.2%的营业利润率告诉我们,电动车是可以赚钱的;比亚迪用“断燃”行动告诉我们,燃油车是可以放弃的。这两件事同时出现,昭示着新能源时代的真正来临。

点击“在看”,与世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