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关注阿丁说感情

古语云:“道德传家,十代以上,耕读传家次之,诗书传家又次之,富贵传家,不过三代。”一个家族就算祖辈积累了再多的财富,没有传承好的家风,这些物质上的财富也可能被挥霍一空,无法令这个家族真正兴盛起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曾国藩的10代子孙中出了240多个人才,他们之中有外交家、数学家、教育家,家族中无一败家子,足见曾国藩治家有道。

200多年来曾氏家族经久不衰,就是得益于曾国藩的治家之道。曾国藩的家训中就藏着他治家的家风,而以下3点最为重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重视读书

曾国藩说:“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惟读书则可以变其气质。”读书不仅能改变命运,还能改变一个人的气质,不断完善自己。

曾国藩年轻时没什么背景,只是一个农民,脑子也不聪明,可以说算很最笨的一个人了。为了改变命运,他毅然选择了读书这条路。他考一个秀才,用了9年时间,考了7次才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之后进入官场,因为不懂做官之道也没少遭人白眼。自己遇到这些麻烦事,根本没有人教他怎么处理。所以,他只能通过读书去提高自己的智商和情商。最后,他成了晚清第一完人。

曾国藩曾教导儿子:“凡读书,不必苦求强记。只须从容涵泳,今日看几篇,明日看几篇,久久自然有益。”他并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身体力行,给自己的子女树立榜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就算行军打仗,每天也一定要抽空读书,白天忙不过来,就在夜里完成。重温读过的书,读新书同时还要写下读书笔记,写日记。数十年日一日,未曾间断。他把书中的知识点归纳总结后,又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写了很多自己的书。

这也证明,只有把读书当成一种习惯和乐趣,才能从中收获更多。

正如董卿所说:“你在读书上花的任何时间,都会在某一个时刻给你回报。”读书我们带来的益处不仅限于改变命运、拓宽眼界,拓展格局,这些改变会浸润到你的身体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重仁义

曾国藩要求家人戒骄戒傲戒奢,力戒富家子弟、官家子弟习气。他曾和子女说:“亲戚交往宜重情轻物”。

很多时候,钱解决不了的问题,只能靠人情。而人情从哪里来呢?就靠你用仁义之心去换取。

曾国藩在战场上,能让他的兵将听他指挥,除了有军令军法,还靠仁义二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他没有把士兵当成赢得战争胜利的棋子,而是把他们当成自己的亲人去对待。他用温情和真心换来的是士兵的忠心和信任。所以,他才能多次在战场上取得好成绩。

有仁义之心的人,心胸宽广,品行高尚,为人处世中能为自己和别人都求得更多利益,也更容易求得幸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留财产,不如传家风

曾国藩初入官场时对家人说:“绝不留银钱与后人。”后来身为湘军统帅,他再次告诫家人:“仕宦之家,不蓄积银钱,使子弟自觉一无可恃。”真正睿智的家长不会一心只为子女囤钱。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古语云:“为子孙作富贵计者,十败其九。”父母只能陪子女走过一程,不能陪伴他们一生。与其担忧他们未来的生活,不如教给他们独立生存的能力。

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不是赠予后代多少财产,而是教会他们自力更生。

有的子女从小出身优越,但他们却像温室的花朵,一旦离开这种安逸的生存环境便难以生存。有的人,直接选择躺平,成了寄生虫、啃老族、败家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时候,毫无节制的富养,反而会让子女失去抵御挫折,应对风险的能力。

不让孩子吃物质上的苦,可能会让他们吃一辈子精神上的苦。有时候,物质的贫乏反而能激发一个人的斗志和潜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个家庭能否兴旺不靠物质财富的积累,而靠优良家风的传承。这不仅是治家之道,也是为人处世,教育子女的良方。

好的家风,才是一个家庭最大的财富。也是个人成长的精神养分,生于这样的家庭,子孙必定代代人才辈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