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疆北部,有一个面积达到38万平方公里的盆地,名字为准噶尔盆地。“准噶尔”的名字来源于当年叱咤中亚的准噶尔汗国,是由漠西蒙古(卫拉特)的准噶尔部建立的。如今,准噶尔民族已经消失于历史的长河,只留下了这个盆地的名字。为什么准噶尔民族会从历史上消失?这和清朝发动的一场战争有关,就是这场战争,改变了整个中亚的地缘政治格局,影响深远。

一,阿睦尔撒纳之乱,西域再生事端

1755年,乾隆帝派遣五万大军,兵分两路,远征伊犁,经过三个月的奔袭消灭了准噶尔汗国,将西域再次纳入到了中国版图之内。

乾隆帝为了减少远征阻力和牺牲,让投降清朝的准噶尔将领阿睦尔撒纳萨刺尔为先锋,两人一路上招降各部,使得准噶尔各部望风而降,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但是阿睦尔撒纳暗藏野心,他在行军过程中不断扩充自己的势力,且打算在战争后继承准噶尔汗位。

阿睦尔撒纳

准噶尔大汗达瓦齐被押送北京后,乾隆帝论功行赏,封阿睦尔撒纳为双亲王和辉特汗,管理辉特部;车凌被封为杜尔伯特汗、班珠尔被封为和硕特汗、噶勒藏多尔济被封为绰罗斯汗。四部按照蒙古的制度,设置盟旗。如此,就打破了阿睦尔撒纳成为准噶尔大汗的企图,准噶尔汗国正式宣布解体。

随后,乾隆帝下令清军撤回内地,只让班第带领500人驻守伊犁,兵力明显太少了,这给阿睦尔撒纳之乱埋下了伏笔。

阿睦尔撒纳没有被封为准噶尔汗,心里大为不满。清军撤退后,他宣称“四卫拉特与喀尔喀不同,若无总统之人,恐人心不一,不能外御诸敌,又生变乱”,又借口卫拉特四部面临哈萨克的威胁,需要一位号令四部的总汗。

新疆地形图

他的要求遭到了清朝拒绝,于是就干脆自称卫拉特总汗,弃用清朝颁发的副将军印信,而是使用准噶尔旧印章,以笼络准噶尔贵族。他以防范哈萨克为借口,从各地调9000人,加强了自己的军事力量。同时,他派遣亲信到南疆招抚乌什、阿克苏、喀什噶尔、塔什干等回部。他和东哈萨克的阿布赉汗达成了同盟。种种迹象表面,阿睦尔撒纳正在重建准噶尔汗国。

1755年六月,班第、萨喇尔、鄂容安等将领联衔密奏了阿睦尔撒纳的种种不法行为,乾隆皇帝感觉不妙。于是,乾隆决定先发制人,传旨让阿睦尔撒纳在九月带领准噶尔各部首领到热河朝觐,想趁机将之拿下。然而,喀尔喀郡王青衮杂卜暗中将此消息泄露给了阿睦尔撒纳,阿睦尔撒纳在半路中逃走,叛变也就公开了。

面对准噶尔军队的围攻,驻扎在伊犁的500清军撤出伊犁。清军撤退到乌兰库图勒后,遭到了团团包围,班第、鄂容安力战而竭,最终自杀,萨喇尔也被俘虏。此时,清军定西将军永常正带领5800精锐驻扎木垒。反对参加叛乱的准噶尔贵族扎木带领其部落来投靠清军,结果永常误以为是计谋,就将之挟持,退守到了巴里坤。永常的怯懦退却,使得准噶尔局势更加严重。

二,清军远征伊犁,哈萨克和喀尔喀卷入战争

消息传到北京后,乾隆立即做了重新的部署。他重新册封了准噶尔四部:噶勒藏多尔济为绰罗斯汗,车凌为杜尔伯特汗,沙克都尔曼济为和硕特汗,巴雅尔为辉特汗。永常因为怯战,贻误军情,被革职。

《乾隆皇帝戎装大阅图》

随后,让策楞担任定西将军出征伊犁,哈达哈为定边左副将军,带领北路大军作为声援,随后就两路大军进攻伊犁。当时正值冬季,大军补给非常困难,达勒当阿、哈达哈等人建议等开春再作远征打算,乾隆则认为时间拖得越晚,阿睦尔撒纳的势力就越顽固,于是下令大军立即出发。如果马匹在中途无法前进了,那就用银两、绸缎等换取卫拉特的肥壮马匹。

西路清军兵分两路向伊犁推进,到1756年正月,已经到达了特克斯河。阿睦尔撒纳见清军来势汹汹,就散布自己已经被擒拿的谣言,以作缓兵之计。玉保、策楞等果然上当,立即停止进军,错过了最佳的机会。阿睦尔撒纳则趁此机会逃到了哈萨克斯坦,和阿布赉汗一起对抗清朝。

哈萨克三部

策楞、玉保因贻误战机,被乾隆撤职查办。五月,乾隆再次重新部署,他任命达尔党阿为定西将军,带领西路大军,目标是杀到哈萨克,擒拿阿睦尔撒纳。哈达哈则带领北路大军出兵平定乌梁海,然而进入哈萨克。兆惠为定边右副将军,率兵1500人驻扎伊犁,作为机动部队。

七月初三,达尔党阿带领1000西路军队远征到了哈萨克汗国的雅尔拉,和阿睦尔撒纳、哈萨克头人霍集伯尔根所率2000军队遭遇。双方立即展开大战,哈萨克军一触即溃,被斩杀570人。清军又一路追缴,又追杀了340人,阿睦尔撒纳趁乱逃走。

阿布赉汗

此战后,达尔党阿放回俘虏,让他们给哈萨克阿布赉汗带信,让他擒拿阿睦尔撒纳。不久,阿布赉汗派遣使者前往清军大营,恳请乾隆大帝绕过一命,并提出在十五天内擒拿阿睦尔撒纳。实际上,这是阿布赉汗使的诡计。随后,他就带领1000多人去支援阿睦尔撒纳,不过还是被清军击败。

达尔党阿一次次贻误战机,让投归清朝的准噶尔部众有了轻视清军之心,叛乱开始扩大化。到1756年十一月,辉特部汗巴雅尔和哈萨克头人锡喇、尼玛、莽噶里克、扎那噶尔布等相继发动叛乱。

而漠北唐努乌梁海一带的郡王青滚杂卜见清军忙于镇压准噶尔叛乱,就暗中和和阿睦尔撒纳联系,并且煽动喀尔喀各部叛乱。他宣称蒙古人是成吉思汗的子孙,应该团结起来反抗清朝的统治。由于清朝连年在喀尔喀征兵,引起了喀尔喀贵族的不满,于是喀尔喀贵族纷纷响应。

外蒙古发行的纪念青滚杂卜的邮票

其中土谢图部首先影响了青滚杂卜。土谢图部在康熙年间一直是喀尔喀各部的领袖,然而在雍正年间,由于策凌在光显寺一战取得了大胜,雍正就将土谢图部的一些地区划给了策凌,形成了赛音诺颜部。此后,赛音诺颜部就成为了喀尔喀的领袖。土谢图汗部对此事颇为不满。

正在平叛的关键时刻,青滚杂卜和土谢图汗在漠北发动了“撤驿之变”,撤回了漠北各驿站的喀尔喀军队,导致清朝的运输系统陷入瘫痪。喀尔喀蒙古还派遣军队进攻乌里雅苏台等清军阵地,史称“撤驿之变”,震动了真个清朝,使得战争从西域扩大到了漠北,让局势变得更加危险。

三,兆惠威震西域,哈萨克臣服

由于情况出现了变化,乾隆决定先平定青滚杂卜,在追剿阿睦尔撒纳。八月,乾隆下令西域的清军暂停活动,让各路大军暂时回到各牧区。当时乌里雅苏台势单力薄,清军无法驰援。于是乾隆给蒙古的宗教领袖哲卜尊丹巴施加压力,让他出面召集各部会盟。乾隆又任命赛音诺颜部的成衮扎布带领镇压青滚杂卜之乱。

清朝喀尔喀地图

1756年九月,成衮扎布汇集了三路大军,共8000人对青滚杂卜发动了进攻,青滚杂卜很快战败。他准备逃亡俄罗斯,在中俄交界处被清军擒获。随后,漠北的交通系统得以恢复。此次叛乱,让乾隆意识到加强对喀尔喀控制的需要,于是他设置了库伦大臣

喀尔喀的叛乱平定,乾隆着手重新布置西征。当时,准噶尔各部十分混乱,于是乾隆让兆惠带领驻扎在伊犁的军队撤回巴里坤,并调遣6000军队驻守支援,以固守清军西路阵地。十一月,兆惠带领1500人撤退,途中不断和准噶尔叛军作战,歼灭了1000人。

兆惠

1757年正月初五,兆惠退到了乌鲁木齐。绰罗斯汗噶尔藏多尔济、哈萨克头人锡喇、尼玛等带领大军围攻兆惠。清军在冰雪泥水中且战且退,苦战了20天,最终到达阜康。清军虽然疲惫不堪,但是依然“结营自固”,让叛军无法攻破。而侍卫图伦楚则带领800人从巴里坤出发,经过一个月的苦战,终于接应到了兆惠军,使得兆惠军能够平安回到巴里坤。

随后,乾隆以成衮扎布为定边将军,舒赫德为参赞大臣,作为北路大军的统帅;兆惠和参赞大臣富德为西路大军的统帅。1757年三月,成衮扎布、兆惠带领7000人重新远征。当时准噶尔境内一片混乱,到处都在自相残杀。乾隆皇帝让大军直接杀到哈萨克,追剿阿睦尔撒纳。

很快清军就再次进入了哈萨克,在五月三十日击溃了阿布赉汗的大军。六月初七,阿布赉汗正式向清军递交了表文,表示归顺清朝,成为清朝的藩属。六月十九,阿睦尔撒纳带领20人逃投奔哈萨克,阿布赉汗准备将他擒拿献给清廷。阿睦尔撒纳再次察觉异样,带领8人渡过额尔齐斯河,逃到了俄国境内,并加入了俄国国籍。

乾隆皇帝对俄国收纳阿睦尔撒纳一事非常不满,他让理藩院给俄国发出公文,要求俄国立即将阿睦尔撒纳遣返中国,不然就兵戎相见。1758年,阿睦尔撒纳因患天花病死,沙俄依然封锁消息。在清朝强硬态度的要求下,沙俄最终将阿睦尔撒纳的尸体交给了清朝,乾隆由此宣布“准噶尔全局自可以告厥成功”。

平定阿睦尔撒纳后之乱

清军在平定阿睦尔撒纳后,乾隆认为准噶尔反复无常,于是就对准噶尔进行了大规模的屠杀。据魏源记载:“计数十万户中,先痘死者十之四,继窜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二,卒歼于大兵者十之三。除妇孺充赏外,至今惟来降受屯之厄鲁特若干户,缩设佐领昂吉,此外数干里间,无瓦刺一毡帐。“昭链记载“凡病死者十之三;逃入俄罗斯、哈萨克者十之三,为我兵杀者十之五,数干里内遂无一人”。经过这次屠杀,准噶尔作为一个民族基本从历史上消失了,沦为了一个地名。

此后,乾隆吸取教训,让兆惠带领大军镇守伊犁。后来,兆惠带领清军在天山南北经历了无数次殊死鏖战,先后平定了北疆和南疆,西域200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完全收复。1760年,兆惠返京,位列乾隆帝平定回疆之乱功臣图,悬挂于紫光阁。

受到此次战争的影响,哈萨克汗国成为了清朝的藩属国。1957年,阿布赉汗派遣使团到承德避暑山庄朝觐,并上表文称:“哈萨克小汗臣阿布赉谨奏中国大皇帝御前……臣阿布赉愿率哈萨克全部,归于鸿化,永为中国臣仆”。阿布赉汗臣服的消息传到中亚,引起了轰动,不久大玉兹和小玉兹也在1762年也派遣使团到北京朝觐,宣布臣服清朝,自此清朝成为了东亚的霸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