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春暖花开,近日,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染料种植园里,该馆10多亩本地种植的“浙红花”第一批开始采收,这是该馆从2020年试种到今年开始规模种植的第一年。红花染曾是温州地区明朝中后期到民国初期重要家庭染色方式之一,在温州有400多年的历史。红花染已形成一套具有地方特色的萃取、贮藏、染红等工艺流程,主要用于新嫁衣、红花被、红织带、胭脂等染色用料,曾一度风靡温州女妆,后渐渐淡出了市场。直到2020年,在温州发现一寺院还有少量种植温州本地“浙红花”,这种红花是有刺红花,花型巨大,红色素高,是优质的染色植物原料,后将其引入种植,成功试种了半亩地,并制成了红花饼染料,并利用红花开发了红花染的彩色夹缬系列产品。今年,温州市采成蓝夹缬博物馆在小面积试种成功的基础上,扩大了“浙红花”种植规模,在飞云江绿道边的坳口村共计种植面积达十多亩。目前该馆的红花基地是浙南地区最大的染色红花种植基地,而且长势良好。 4月下旬,扩种的十亩浙红花陆续进入花期,并开采了第一批红花。红花是一年生草本植物,温州的红花一般在10月份左右种植,4月份开花,有一个多月的花期,新鲜的花朵采摘下来可制作成红花饼植物染料。据介绍,该馆2020年首次成功恢复红花作物种植并制作成“红花饼”染料后,使这种曾淡出温州一百多年的红花染料制作技艺得以复活。据该博物馆馆长王河生介绍,为了把传统植物染料种植和非遗制作技艺展现给社会,4月30日上午将在该馆的国家非遗蓝夹缬植物染料种植园里举办“温红花节”,活动内容有红花采摘、红花饼制作、红花染公开课等活动。(记者 刘娜筱)

(来源:温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投稿、区域合作请邮件 信息新报 3469887933#qq.com24小时内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