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1 前言:

01 前言:

各位小伙伴们,你们好呀!

通过前面两篇内容的介绍,我们已经对合同取得成本与合同履约成本有了一定的了解。

本篇,我们来聊聊这两项合同成本的分摊与减值问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02 摊销方式:

02 摊销方式:

无论是合同取得成本还是合同履约成本,都是采用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

为了方便大家理解,各种情况下具体的摊销方式,我以表格的形式展现如下:

需要说明的是:

①:“产出法”根据产出确认履约进度,由于产出与投入的不同步,可能会出现拟摊销的金额大于合同履约成本余额的情况,导致合同履约成本出现负数余额。

首先,这种情况是不建议出现的,如果实际中确实出现了这种情况,需要考虑履约进度是否被高估了

②:“投入法”也称作“成本法”,本身就是以履约成本作为依据计算的。

所以,按照进度确认收入时,成本端可能会出现合同履约成本的余额全部转入营业成本的情况。

③:合同取得成本虽然归类为“合同成本”,但合同取得成本最终将摊销进入的是销售费用科目

03 摊销期限:

03 摊销期限:

如果该资产与一份预期将要取得的合同相关,则在确定相关摊销期限和方式时,应当考虑该将要取得的合同的影响。

举个例子:

包子铺与吃货公司签订了5年期的供应合同,到期后可逐年续约。根据经验,客户的平均服务期限为7年。也就是说,客户一般都会选择在合同到期后再续约2年。

此时,包子铺应当考虑续约的影响,按照7年的摊销期对合同成本进行摊销。

04 合同取得成本的特殊规定

04 合同取得成本的特殊规定

一:合同续约

如果合同续约时,企业仍需要支付与取得原合同相当的佣金,这表明取得原合同时支付的佣金与未来预期取得的合同无关,该佣金只能在原合同的期限内进行摊销。

继续沿用上文中的例子:

如果合同续约时,需要支付额外的佣金,那么第一笔5年期合同所支付的佣金,就不需要继续分摊给后面两年了。

也就是说,取得这笔五年期合同的佣金按照5年进行摊销,续约后产生的佣金在续约后的2年内进行摊销。

需要说明的是:

这里说的相当的佣金并不一定指金额完全相同,与取得原合同相比,现有合同续约的难度可能较低。

因此,即使合同续约时应支付的佣金低于取得原合同的佣金,也可能表明这两份合同的佣金水平是相当的。

二:存在多项履约义务

合同中包含多项履约义务,且这些履约义务在不同的时点或时段内履行,一般情况下,有以下两种处理方式。

①:基于各项履约义务分摊的交易价格的相对比例进行分摊。

先将该项资产分摊至各项履约义务,再以与该履约义务的收入确认相同的基础进行摊销。

②:以最能反映该资产随相关商品的转移而被“耗用”的情况进行摊销。

通常情况下,上述两种方法的结果可能是近似的,但是,后者无需将合同取得成本特别分摊至合同中的各项履约义务。

05 合同成本的减值方法

资产的减值并不是什么新鲜事,合同成本首先是一项资产。

除金融资产外,资产的减值核心理念基本都是围绕着账面价值与可变现净值的关系做判断

即:可变现净值小于账面价值的时候,表明资产发生了减值,而减值准备的金额就是两者的差额。

合同成本的可变现净值=转让与该资产相关的商品预期能够取得的剩余对价-转让该相关商品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

需要注意的是,合同成本的减值准备计入资产减值损失科目,在减值因素消失的时候,可以转回原已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

06 总结

到这里,我们就将合同成本的内容全部学习完毕了

通过下面这张表,在来回顾总结一下合同取得成本合同履约成本的重点内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