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定位、产业布局

地铁线路、周边生活配套

物理载体特色、运营服务优势

台上

不同载体代表

依次对楼宇的优势和特点侃侃道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台下

一批科技企业负责人认真聆听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27日,“汇聚创新要素,激发创新动能”之2022年科技企业载体供需对接活动启动暨第一次供需对接会(上市、拟上市企业专场)在菁蓉汇举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次供需对接会同时也是2022年度第十二期高新沙龙,由成都高新区科技和人才工作局主办(以下简称”科技人才局“),佳缘科技、万创科技等10余家上市及拟上市企业代表,明夷电子等10余家科技企业代表受邀参加对接会。会上,人工智能创新中心二期、星耀高新·智谷、中日联合创新中心(港汇天地)、数字经济大厦、创新时代广场等6家载体做了楼宇推荐路演。

很吃香,整合不同载体资源”打包”推荐

中日联合创新中心的项目定位是打造中日产业专业特色楼宇,招引一批中日龙头企业引领产业发展,构建中日产业生态圈,提供符合日资习惯的一站式管家服务……

科技金融大厦着眼于交子公园金融商务区建设,围绕金融科技细分领域,聚焦产业链创新链,为企业提供投融资服务、人才引进培育、梯度培育等“一站式”科技服务……

星耀高新·智谷以互联网、大数据为主导产业方向,聚力吸引通用航空、卫星通讯、电子信息领域的上市、拟上市企业。楼宇坐拥双地铁、毗邻大源中央公园和桂龙公园,实现了生产、生态、生活相融……

当天的对接会上,进行路演的楼宇既有国有载体、政府产业楼宇,也有优质社会写字楼,楼宇依次进行项目推荐。上台做项目推荐的楼宇代表,各自“亮剑”,通过PPT以图文并茂的方式,分别从产业定位、交通优势、载体软硬件服务等方面展示各自的“含金量”。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了6家科技企业载体的现场推荐外,对接会上,科技人才局按照国有载体、政府产业楼宇、社会写字楼宇三个方向,分领域发布了成都高新区科技企业载体供给清单(第一批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进入供需对接环节,企业与载体之间热络的洽谈交流。

“加上我,我们公司今天一共来了三人。自由交流环节时,需要多多和比较中意的载体进行沟通。对科技企业而言,载体尤为重要。地理位置、项目面积、相应的科技型企业氛围感等都需要反复考察考量。特别是在考察过程中,非常消耗时间成本和人力成本。通过政府部门整合了优质载体资源,且载体均各有特点,在这种形式的对接会里能够让企业以最高的效率、最低的时间成本找到合适自己的载体。”

——超凡知识产权副总裁周洪

此外,创新时代广场与思为网络、掌起未来智能等科技企业进行了意向性洽谈。他们不约而言表示,对接会及时解决了科技企业的发展需求,希望今后举办更多形式的活动,从而助推科技企业的快速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补短板,创新模式探索解决专业化空间资源难题

此次对接会由科技人才局主办,谈及将供需双方齐聚一堂来“相看”的方式,科技人才局相关负责人谈到,为适应本土科技企业的蓬勃发展态势,成都高新区不断推进人才、资本、空间等企业发展必需资源的优化配置工作。为探索解决科技企业发展空间资源配置难题,科技人才局自2021年3月起创新策划了科技企业办公场地选址服务工作,去年共帮助20家企业解决了8.87万平方米办公空间。

2022年,我们将进一步践行“当好科技企业(人才)娘家人”的服务宗旨,紧扣解决科技企业发展空间诉求难题,探索建立快捷、专业、长效跟踪的载体需求响应机制,为楼宇的供给端与需求端搭建更多对接交流平台。

⇨在供给端方面,我们将持续梳理高新区现有社会楼宇和政府载体资源,跟踪空置楼宇信息,编制优质楼宇项目清单向科技企业进行推荐。

⇨在需求端方面,我们将会同高新区各相关部门,将持完善科技企业载体空间诉求反映和响应机制。优化创新积分服务平台系统,新增载体空间诉求“直通车”服务功能,常态化收集科技企业空间需求。

接下来,将陆续开展‘高成长(独角兽、瞪羚)企业专场、雏鹰企业(四派人才企业)专场、高新技术企业专场等科技企业载体空间供需对接会”

下一步

科技人才局继续将根据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需求,开展针对性的培育与扶持活动,不断完善“PI—IP—IPO”全生命周期企业梯度培育服务机制。以企业供需为导向,完善供需对接平台和机制,提升企业服务水平,助力企业加速发展。

另外,中日联合创新中心正火热招商中,其中14楼现已完成装修,初步计划于5月初正式亮相。

中日联合创新中心

位于港汇天地的5-20层,建筑面积约2.5万平方米,由成都高新区国际合作投服局联合盈创动力共同打造的中日产业专业特色楼宇,将为入驻企业提供一站式管家服务、金融服务、政务服务、人才服务等“一体化”服务。其中,14层将设立国际商务交流中心,打造中日产业精英化、高端化的交流平台与社交圈;设置有多功能会议室、贵宾接待厅等物理空间为企业提供推广展示、会议活动等商务配套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