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位于四川省荥经县和泸定县交接处的牛背山最初只是一座出产铁、锰矿石的矿山,后来矿山关停,这座山就成了一座野山。

矿场虽然废弃了,但因拉矿而修的路还在,有摄影家循着年久失修的土石路爬到山顶,一幅壮丽无比的画卷在他们眼前铺开,目瞪口呆之余,他们疯狂地按着相机快门,一幅幅艳惊四方的照片开始在人间流传。

这座昔日炮声轰鸣的矿山,在沉寂数年之后,一炮走红,并被人们推崇为“中国第一观景平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牛背山最初并没有名字,当地人叫它“大矿山”或者“野牛山”,摄影家吕玲珑看到这座山的山体状似牛背,而将其命名为牛背山。

牛背状的牛背山主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牛背山之所以能成为一座顶级的观景平台与它绝佳的地理位置密不可分。从地图上可以看到,那些川西名山,诸如瓦屋、峨眉、贡嘎和四姑娘山刚好形成一个半圆,而牛背山大致正处于圆心的位置。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制图:地球旅客@孤城

海拔3660米的牛背山山顶呈平台状,站在上面,环顾四周,视线无任何阻挡,只要一转身就可以将那些名震一方的蜀山一览无遗,再搭配上时常从山谷中腾起的云海,人们为之惊呼、为之疯狂便不足为奇了。

站在牛背山顶朝西方望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最终,牛背山太火了,四川某投资公司决定把它开发成景区,2018年8月,该公司正式和当地政府签下合约,投资50亿元对牛背山进行全方位打造。

实际上,牛背山封山开发的消息早在3年前就已经开始流出,当地政府为阻止游客私自开车上山,还曾用挖掘机挖断了以前的矿路。(也是为游客的安全考虑,开车上山的路太危险了。)

被挖断的矿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然而,那几年的管控并不严格,游客依然不断蜂拥而至。当地的村民从中看到了商机,他们在山顶上搭建起简易的窝棚,为在山顶过夜的驴友提供简单的食宿。还有一些体力不支,不能徒步登顶的游客,也能轻松包到能直达山顶的越野车和摩托车。

人们用沙包把被挖断的地方垫了起来,那些艺高人胆大的当地司机,在路况极其凶险的悬崖峭壁上依然穿行无阻。

用沙包垫起的断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在泥坑里艰难前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结冰的路面,下面是万丈深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开车上山大概只要几十分钟,但这完全是在冒着生命危险坐车。全程徒步登顶不仅要耗费巨大的体力,也要花上六七个小时的时间。

更多的人还是选择了后者,因为向上攀登时的艰辛,会将登顶后观景的兴奋成倍放大,更何况登山的过程中也能看到无与伦比的美景。

云海之上的一株枯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宛如海上仙山的一座孤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渺小的人影和庞大的山体形成鲜明的对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登顶之后,选择一家窝棚住下,静静地等待日落。天黑以后,山顶上气温骤降,互不相识的人在火炉旁围坐,一起侃天说地。还可以不时跑出去顶着寒风看看猎户星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等到半夜,月亮落下,星河显露,再跑出去,瑟瑟发抖地看看璀璨的星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蜷缩在被窝里,挨到四五点钟,看云海日出的时间又到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基本一夜无眠,等到太阳从云层中跃出,一群骏马出现在山的东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翻腾的云海上,金色的霞光中,浑圆健壮的骏马如从天而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摄影:地球旅客@孤城

这是一趟辛苦的旅程,不过也正是因为这份辛苦,眼前所见的一切才弥足珍贵。

牛背山作为一座“野山”的意义也正在于此:任何人,只要不惧辛苦,愿意付出体力和时间,都能爬到山顶一览这世界上最为壮丽的风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如今,牛背山的旅游开发已经完成,山上的管控也非常严格,一条平坦的柏油路通向山顶,但越野车和徒步者都已不能再私自上山,山顶上的窝棚也已被拆除,取而代之的是漂亮的星空酒店。

想要登山的游客,再也不用几经周折来到山下的冷碛[qì]镇,而只需要在成都花上160元买一张门票,再花上数百元买一张车票,然后就可以坐上观光车一路通畅地直达山顶。登顶以后,在价格不菲的观景酒店里住下,时不时来到观景台上隔着栏杆望一望雪山云海,最后再坐上车返回成都,真是一趟轻松“完美”的旅行。

而问题是,失去了野性的牛背山又有多少人会心生向往呢?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