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蛇传》里有一个情节“水漫金山”,意思是法海软禁了许仙,要逼迫白蛇来救,等到白蛇来救的时候,法海就可以降服白蛇了。白娘子来寻夫,和法海打起来。两个人施展法术,顿时天昏地暗。由此,才引出了“水漫金山”的传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白娘子施法术,弄起滔滔滚滚的大水,虾兵蟹将一起漫向金山寺。法海赶忙用袈裟的化成长堤拦水,水涨长堤也涨。可怜的是城内的老百姓,很多都被大水淹死。于是,白娘子有了一定的罪过。后来,法海用法术将白娘子镇压在西湖雷峰塔下。再后来,青蛇修炼法术,击倒雷峰塔,把法海打得躲进螃蟹腹中。白娘子又和许仙相会,恩爱地生活在一起。其实,只是一种民间的朴素愿望,要人妖终成眷属。只是,“水漫金山”的情节确实有些值得推敲。

法海绑架许仙在先,白娘子并不知情。等到白娘子知道之后,就来救许仙。本来人家夫妻两个好好的,被法海生生拆散,法海是不是有些不仗义?按理说,法海是一位得道的高僧,应该有些修为,不至于做出下作之事。但是,他偏偏做出了下作之事,把许仙囚禁在金山寺,是不是说明对待妖怪就不能用通常的手段?要是那样,起码能说明法海的修为并不高,甚至有些依仗法力行凶的意思。而白娘子听到丈夫许仙被法海绑架的消息之后,直接来金山寺寻仇,当然有着义妖的风范。她施展法术,弄起了滔天巨浪,只不过被法海的袈裟化成的长堤挡住了。这一兴起水浪,一挡,就造成了“水漫金山”的后果,给老百姓造成了一定的灾难。

那么,老百姓是不是冤大头?或许是吧。就是遭遇战争的时候,也是如此,老百姓往往是受苦受难最深的,也是容易被当成献祭的东西的。神仙打架,老百姓遭殃。就好比两个国家的国君互相不服气,要打仗了,遭殃的照样是老百姓。那么,老百姓流离失所甚至死亡的责任由谁来负呢?当然应该由法海来负责了。要不是法海劫持了许仙,白娘子也不会“水漫金山”。就好比一个家庭的男人被人劫持,女人去救丈夫,结果因为和歹徒打斗,造成了一定的误伤,那么,责任应该由法海来负。鲁迅在《论雷峰塔的倒掉》一文中写道:“和尚本应该只管自己念经。白蛇自迷许仙,许仙自娶妖怪,和别人有什么相干呢?他偏要放下经卷,横来招是搬非,大约是怀着嫉妒罢,————那简直是一定的。 听说,后来玉皇大帝也就怪法海多事,以至荼毒生灵,想要拿办他了。他逃来逃去,终于逃在蟹壳里避祸,不敢再出来,到现在还如此。我对于玉皇大帝所做的事,腹诽的非常多,独于这一件却很满意,因为“水漫金山”一案,的确应该由法海负责;他实在办得很不错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法海就像古代的官员,要逼迫老百姓就范。要是逼迫急了,老百姓就要揭竿而起了。只是,这种反对官员的战乱肯定要造成一定的误伤,也肯定会让一部分老百姓失去生命。但他们并不以为然,也不会为了自己的生命可惜,而是为了争取自身的权利而奋斗。自古以来“官逼民反”,没有官逼,哪里会有民反?没有法海的威逼,哪里会有白娘子的“水漫金山”?

或许,官员们没有想到这一层,还要有滋有味地欣赏《白蛇传》。其实,法海代表了封建统治阶级,要维护封建宗法制度,还要扼杀人民的自由,却遭到了代表民间有能力者的反抗。当金山寺被水漫上的时候,法海是没有一点后悔的,只是要怪罪兴风作浪的白蛇了。是妖精就要斩除,就好比是刁民就要逮捕一样。只是,妖精也分好的和坏的,白蛇属于义妖,并非坏的妖精,而被法海威逼之后,俨然成了坏的妖精。刁民也不全是真的破坏社会和谐的人,只是被一些人逼成了刁民。于是,很多人就成了官员嘴里的刁民。而官员完不成税收任务,并不是赋税过重,也不是官员私自加税,更不是官员搜刮民脂民膏,而是刁民太多,有的竟然敢公然抗税不交。于是,官员就要镇压,镇压的时候难免会产生民愤,激化矛盾,当然也就会有死伤。那么,死伤的人应该找谁说理去?

谁也不能找了,因为他们已经死了。就是死难者的家属也不能找人说理,谁叫他们是刁民的家属呢?而官员始终都拥有绝对的话语权,始终都站在道德和法律的制高点,从来不会贴着地皮看一看,不会和老百姓有什么共同语言了,那么他们就不会从老百姓的角度想一想了,而是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想问题,办事情,当然也就不会同情老百姓了。就好像法海始终不会同情白娘子一样,没有什么人情可言,却生出了很多算计和愤恨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古以来就是如此,人妖殊途,即便有妖精是善良的,也不会遭到同情。道学家会认为,一日为妖,一辈子都是妖精,哪里会有好妖精存在呢?其实,善与恶的标准都是他们定的,他们说什么就是什么了,还有什么争执的可能呢?谁怀疑,谁争执,谁就是妖,谁就是刁民,甚至会成为暴民,被直接绞杀……

看来“水漫金山”的故事还隐藏着血淋淋的逻辑,让人不寒而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