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场关于农产品售卖的官司引起了轩然大波。重庆农民王女士勤勤恳恳地做着微店生意,用自己的劳动作出粉蒸肉、渣辣椒、豆鼓等等消费者喜闻乐见的农家产品。然而,王女士最近却有一笔150份肉类食品的大单子,因为没有标注生产日期等等信息,而被一名邵姓男子举报为三无产品。

据了解,王女士的产品一直以来在消费者圈子颇有口碑,王女士在寄发以往的产品时,一直都按规定将各类信息标注在了标准包装上。但这次,由于单子的数额实在太大,工期仓促,所以王女士才只好以透明袋套土碗、铝箔餐盒等等方式将产品包装寄出,落为口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那名邵姓男子,过去还有多次像这样的“碰瓷”经历,疑似为“职业打假人”。但是按照法律,只要合理合规地发起赔偿申诉,这种情况下很难构成敲诈罪。王女士在二审中再次败诉。事已至此,王女士的顾客也都纷纷表示惋惜和不解,一个本本分分的农民靠勤劳致富,为什么会突然遭遇这样的噩运呢?

其实,如果王女士能够有更深刻的法律意识,提高警惕,像这样的尴尬境地原本是可以避免的。“职业打假”固然可恨,但是常言道,“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最有效地保护自己的方法还是用好法律的武器,知法守法,远离法律所划定的红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1、选择正规平台

首先,如果农民们要在网上售卖自己的产品,需要认真考虑,选择一个正规合法的电商平台。如果为图入住便宜,而选择了一些不够正规的平台,那么等到罚款时殃及自身,可谓是得不偿失。有些平台虽然流量丰厚,但是入驻成本高昂,不太适合家底薄弱的个体户农民。时下,也有专门扶持农民的电商平台,这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选择正确的平台,就像是打开了一扇门,下面的路才好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各种证件不能少

其次,在售卖产品前,一定要获得相关部门的许可证件。根据产品的不同,对许可证件的规定比较复杂。但是一定不能为图省事就忽视对这些证件的准备。最基本的证件是《营业执照》和《卫生许可证》,如果是食品类的产品,那么还需要申请《食品流通许可证》和《食用农产品合格证》。最后,如果涉及到野生动物的养殖。则还需要《野生动物驯养许可证》和《野生动物经营利用许可证》。所幸的是,近年来,农产品的生产和销售越来越规范,很多农民朋友都有了自发的法律意识,提前准备好各种手续,避免以后带来不必要的麻烦。农民朋友们有这种法律意识,这毫无疑问是一件好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避免“三无产品”

另外,所销售的农产品的包装上,一定不能缺少法律规定的各类标签。例如生产日期、规格、生产者的信息等等。只要将这些标签依法标识在产品上,就能够避免自己辛辛苦苦作出的产品被投诉为“三无产品”。这也是对自己利益的一种维护。尤其需要注意的是,在司法实践中,预包装食品和散装食品的标签规定是有一些区别的。如果是散装食品,则必须在散装产品的容器上标注好各类信息。总之,产品信息的标注是生产销售里不可缺少的一环,这是广大农民朋友们尤其需要注意的。

要想自己的产品能够合法盈利,还需要保证生产制作的整个流程,符合法律所规定的基本条件。如果要生产销售农产品,就必须有专门的制作场地和设备,以及成熟的制作制度,保证整个制作过程的安全、无毒、卫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产品质量要过关

最后,最重要的还是做好自己的产品质量。在保证自己的产品符合各项法律规定之后,农民朋友们需要做的就是专注于对自身产品质量的巩固和提高,打造一个良好的口碑。毕竟,商品质量的过硬就是成功的一半。有了外在手续加持,再加上内在质量过关,还愁产品不好卖吗?

看了小编以上介绍,大家对于农产品售卖是不是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呢?大家还有什么补充建议,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