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蓝色”行动前夕,南方集团军群共有100万德国部队和30万轴心国部队。德军的编制为46个步兵师、9个装甲师、5个摩托化师、4个轻装师、两个山地师和两个党卫军师。提供支援的轴心国师包括加里博尔迪率领的第8意大利军团、古斯塔夫·贾尼将军率领的第2匈牙利集团军、彼得·杜米特列斯库将军率领的第3罗马尼亚集团军和康斯坦丁·科德雷斯库将军率领的第4罗马尼亚集团军,共计68个师的精锐部队。虽然轴心国部队的素质不如德国部队,但是如果没有他们,德军就无法实施有效的机动攻击,从而1942年的胜利也将无从谈起。一般来说,除了某些罗马尼亚部队在作战中表现非常勇敢外,其他轴心国的部队都是脆弱而不可靠的,因此在以后的战斗中,红军根本就没把他们放在眼里。德军作战策略的重要环节——空中支援——将由亚历山大·勒尔上将和冯·里希特霍芬中将指挥的第4航空队的1 500架飞机提供。

1942年希姆莱(汽车上)在访问洛茨犹太人居住区时与一个被收容的犹太人进行交谈。从1942年“最后解决方案”的实施直至战争结束,数以百万的东欧犹太人被纳粹杀害

虽然南方集团军群是一个强大的作战群体,但它真能胜利完成这一雄心勃勃的作战计划吗?希特勒知道,德意志帝国已经无可挽回地陷入了全球大规模的战争当中,因此这一作战目标能否实现对于德国能否在世界大战中取得优势极其重要。19世纪的普鲁士军事哲学家卡尔·冯·克劳塞维茨曾说过,战争的艺术在于目的和方法相互作用的平衡。1941年希特勒已经决心以300万德国部队的作战能力为赌注消灭苏联红军,但事实证明德国部队既不具备彻底击败红军的能力,也无法在战争中取得全局性的胜利。德国的资源已经相当贫乏,希特勒却决心在1942年取得他在1941年都未能取得的胜利。由于对战争的期望值太高,再加上过分低估战胜苏联所需要付出的巨大努力,导致德军在作战目标和作战方法上缺乏基本的联系。

1941—1942年冬天的战斗充分证明德军的作战能力已经达到了极限,它之所以能躲过在莫斯科的劫难,不是因为正确的决断,而是由于能量的恢复和部分运气。由于苏联红军在反攻中缺乏经验,加上斯大林在1942年1月对苏军作战计划的干预,使得德军获益匪浅。德军在冬天一直坚守阵地,但当春天到来后,希特勒开始希望南方集团军群在俄罗斯南部击溃红军,从而获取一片相当于西欧大小的苏联领土。实际上,要征服这样一块领土,德军就必须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消灭红军,但德军并不具备这种快速取胜的能力。而且顿河地区和高加索地区的道路网即便以苏联的标准来看也是很差的,虽然德军有1941—1942年秋冬季作战的经验,但它的后勤供应在很大程度上还是要依靠摩托化运输。

希特勒坚持要在克里米亚粉碎苏联的抵抗以阻止苏联轰炸机飞越黑海轰炸罗马尼亚的油田,这就使德军的作战目标与方法之间缺乏相互关联的问题变得更加尖锐化。结果“蓝色”作战计划直到1942年6月28日才开始实施,这就意味着如同1941年那样,德军只有大约4个月的时间去取得一场全面的胜利,这也意味着秋天的降雨和泥泞将阻碍德军的行动——德国人清楚地知道苏联红军比他们更适合俄罗斯冬天的寒冷气候。

(待续)

节选自《视觉历史:东线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