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在第八届杜甫国际诗歌周到来之即,巩义杜甫文化研究会将重磅发布由本会副会长毕朝阳先生撰写的长篇文章——《走近杜甫》,以此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全文共七万字,每天发一万字,连续发布七天,敬请广大读者持续关注。
巩义杜甫文化研究会

阅读提示:本文试图通过多维度、全方位透视杜甫的诗品、人格,还读者一个真实、鲜活、清新、立体、多彩的杜甫形象,使人们能够更自觉、更自信地去了解杜甫、感知杜甫、学习杜甫、体悟杜甫,从而更加从容地走近杜甫的内心世界。相信作者的不懈努力,能够让您做到开卷有益。
走近杜甫
——谨以此文纪念杜甫诞辰1310周年
(之三)
巩义杜甫文化研究会副会长 毕朝阳

经过近一个月的艰难跋涉,至德三载年底,杜甫终于在鹿头山顶看到了另外一种景色:“连山西南断,俯见千里豁。”“及兹险阻尽,始喜原野阔。”杜甫进入成都后,显然是被成都的繁华给征服了。“我行山川异,忽在天一方。曾城填华屋,季冬树木苍。喧然名都会,吹箫间笙簧。信美无与适,侧身望川梁。”(《成都府》)
在朋友的帮助下,杜甫先暂时在草堂寺里落了脚,不久便在裴冕的指引下,开始卜居成都,并于浣花溪畔找到了理想住址。“浣花溪水水西头,主人为卜林塘幽。已知出郭少尘事,更有澄江销客愁。无数蜻蜓齐上下,一双鸂鶒对沉浮。东行万里堪尽兴,须向山阴上小舟。”
修建草堂当然需要经费,好在有其表弟王司马慷慨解囊,才解了杜甫的燃眉之急。
“客里何迁次,江边正寂寥。肯来寻一老,愁破是今朝。忧我营茅栋,携钱过野桥。他乡惟表弟,还往莫辞劳。”(《王十五司马弟出郭相访兼遗草堂资》)
上元元年(760)初春,草堂正式开建。暮春,主体完工。其喜悦心情,见于《堂成》。
后来杜甫又在《寄题江外草堂梓州作客成都故居》一诗中陈述了草堂营建过程:
“诛茅初一亩,广地方连延。经营上元始,断手宝应年。……”
“尚想趋朝廷,毫发裨社稷。”(《客堂》)当年杜甫离开成都,最主要的原因一是年纪已老,思乡心切,二是确实想回到朝廷,报效国家。

在夔州,杜甫北归朝廷、忠勤报主的心愿更显强烈。“长怀报明主,卧病复高秋。”(《摇落》)。“时危思报主,衰谢不能休。”(《江上》)。“向来忧国泪,寂寞洒衣巾。”(《谒先主庙》)。“回首周南客,驱驰魏阙心。”(《晴二首》)。“同舍晨趋侍,胡为淹此留。”(《更题》)。“我有长卿病,日夕思朝廷。”(《同元使君舂陵行》)。“烟尘绕阊阖,白首壮心违。”(《夜》)。“霜天到宫阙,恋主寸心明。”(《柳司马至》)。“冯唐虽晚过,终觊在皇都。”(《续得观书》)。“肺肝若稍愈,亦上赤霄行。”(《送覃二判官》)。“北阙心长恋,西江独回首。”(《九日五首》)。
凭借自己的诗名,加上朋友的资助,杜甫在流落秦州、成都、梓州、夔州、荆湘期间,实际上生活过得也是相当安逸的。诗酒风流时常上演,佳作名篇屡有呈现。在秦州不到三个月,便作诗120余首;在两川6年,作诗近500首;寓居夔州不到二年,就作诗430余首。即使漂泊荆湘3年,仍作诗150余首。杜甫的大部分诗作都是在走出长安后完成的。
唐代宗广德二年(764)春二月,杜甫在东川写下《奉寄别马巴州》,题下自注:“时甫除京兆功曹,在东川。”这说明,朝廷心中还是有杜甫的。
京兆功曹参军,是一个比华州司功参军(从七品下)收入更高的职务。唐宪宗元和五年(810),白居易也曾做过京兆户曹参军,收入为“俸钱四五万,月可奉晨昏。廪禄二百石,岁可盈仓囷(qūn)。”京兆功曹参军与户曹参军是同一衙门、同一品级的官员。
其时,杜甫也很想前去赴任,可由于路途遥远,加之好友严武已又调任剑南节度使,杜甫便暂时放弃了这一想法。
广德二年,在严武的帮助下,杜甫又获得了一个更高的官衔,节度参谋、检校尚书工部员外郎,赐绯、鱼袋。
在唐朝,只有五品散官及其以上的官员,才允许穿绯红色的官服,佩戴银鱼府袋。
工部员外郎,品秩是“六品上”,距离五品还差一级。但由于严武的争取,杜甫被朝廷特别恩准,享受到了五品官的待遇。
这是杜甫一生中做过的最大的官。因此,后人尊称其为“杜工部”。
皇朝得五品官者皆升士流,全家可免除赋税。六品以下的,只能免除本人的税赋。在官荫上,五品以上荫孙。(五品以下则没有恩荫特权。)辞职、退休后仍允许佩戴鱼袋。
尤其是在夔州期间,杜甫不仅购置了40亩果园,还管理着100公顷水田,加之夔州都督柏茂林的不断接济,生活过得还是相当不错的。即使在漂泊荆湘期间,杜甫也时常受到朋友的接济、宴请,生活上几乎没有受过什么症。全家人穷得揭不开锅的日子也从没有出现过。
杜甫最后的死亡,确实是寿终正寝,是个人命数,不存在是被饿死或被撑死、渴死的问题。
二、杜甫的人格特征
杜甫是一个集多种矛盾为一身的复杂存在。在杜甫身上,我们既能看到其贫乏的一面(物质),又能看到其富足的一面(精神);既能看到其拿手的一面(作诗),又能看到其蹩脚的一面(生计);既能看到其疏懒的一面(生活),又能看到其勤劳的一面(赋诗);既能看到其放纵的一面(喝酒),又能看到其自律的一面(正直);既能看到其自谦的一面,又能看到其自负的一面;既能看到其豪放的一面,又能看到其细腻的一面;既能看到其深沉的一面,又能看到其透明的一面;既能看到其严肃的一面,又能看到其诙谐的一面;既能看到其痛苦的一面,又能看到其快乐的一面;既能看到其现实主义的一面,又能看到其浪漫主义的一面。正是这些矛盾的客观存在,构成了一个立体的杜甫,一个鲜活的杜甫,一个精彩的杜甫,一个有血有肉、有情有义、有声有色、显著区别于其他诗人的魅力四射的杜甫。
现在我们冠以杜甫是个现实主义诗人,只是强调其诗作的主流风格,赋予了他明显区别于一般诗人的标志而已。这并不意味着杜甫身上就没有浪漫主义的基因、浪漫主义的色彩。相反,杜甫在关注现实、记录现实之外,还有许多浪漫主义的杰作。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春夜喜雨》、《春日江村五首》、《绝句二首》等诗作,难道说还不够浪漫吗?杜甫的浪漫主义,一点也不逊色于李白。杜甫的山水诗、田园诗、边塞诗,即使李白王维、高适这等代表人物见了,也会为之折腰的。在盛唐的诗人群体中,杜甫堪称独一无二的“全把式”。不仅是现实主义的单项冠军,也是各种风格体裁的全能冠军。
杜甫作为诗圣,其身上无疑具有一个优秀诗人、卓越诗人所应具有的全部特质。即拥有高于常人的才情、激情,超越常人的敏感、敏锐,能在为理想而奋斗的过程中表现出意志的坚韧、坚定,且能忍受常人所不能忍受的孤独与寂寞。
杜甫个人的生命特征可以用四句话来高度概括:少年春风得意,青年潇洒俊逸,中年时运不济,晚年颠沛流离。
杜甫的人格特征,可以用“重情重义、大仁大义、多才多艺、正直正气、刚正刚毅、民胞物与、忠孝恺悌、幽默风趣、自强不息、惟精惟一”等十个词汇来概括。
(一)杜甫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
除了博古通今、铸古镕今、茹古含今的知识、学识底蕴外,杜甫还是一个多才多艺之人。除了大家都知道的杜甫善于诗赋之外,杜甫对书法、音乐、舞蹈,甚至对骑术、箭术、剑术、琴术、医术也很精通。其一专多能、多才多艺,在唐朝诗人中绝无仅有。
于书法:
▲“九龄书大字,有作成一囊。”(《忆昔》)
▲“鹅费羲之墨,貂余季子裘。”(《摇落》)
▲“东郡时题壁,南湖日扣舷。” ——《秋日夔州咏怀一百韵》
▲“书贵瘦硬方通神。”——《李潮八分小篆歌》
▲“快剑长戟森相向,蛟龙盘拏肉屈强。”
▲“草书非古空雄壮。”
于弹琴:
▲“朱绂犹纱帽,新诗近玉琴。”《西阁二首》
▲“琴匣夜虚虚,手板自朝朝。”《西阁三度期大昌严明府同宿不到》
▲“地幽忘盥栉,客至罢琴书。”《过客相寻》
▲“佩剑冲星聊暂拔,匣琴流水自须弹。”
▲“瓮有不尽酒,膝有无声琴。
于歌舞:
▲“醉舞梁园夜,行歌泗水春。”《寄李十二白二十韵》
▲“醉从赵女舞,歌鼓秦人盆。”《贻华阳柳少府》
▲“敢为苏门啸,庶作梁父吟。”——《上后园山脚》
▲“乐助长歌送,杯饶旅思宽。”
“昔曾如意舞,牵率强为看。”——《宴忠州使君侄宅》
▲“万国皆戎马,酣歌泪欲垂。”——《云安九日郑十八携酒陪诸公宴》
▲“吹雨秋山风月清,谁家巧作断肠声。风飘律吕相和切,月傍关山几处明。”——《吹笛》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赠花卿》
于骑马、射箭:
▲“放荡齐赵间,裘马颇清狂。春歌丛台上,冬猎青丘旁。呼鹰皂枥林,逐兽云雪冈。射飞曾纵鞚,引臂落鹙鸧。”
——《壮游》
▲“胡马挟雕弓,鸣弦不虚发。长鈚逐狡兔,突羽当满月。”
——《七月三日亭午已后较热退晚加小凉稳睡有诗因论壮年乐事戏呈元二十一曹长》
▲“身过花间沾湿好,醉于马上往来轻。虚疑皓首冲泥怯,实少银鞍傍险行。”——《崔评事弟许相迎不到》
▲“独坐亲雄剑,哀歌叹短衣。”——《夜二首》
说到骑马,杜甫五十六岁那年还真出了一回洋相,而且受了伤。
大历二年(767)有一天,杜甫在夔州受邀参加柏都督举办的宴会,酒喝到酣处,则老夫聊发少年狂。一边唱着歌,一边拖起柏都督饰金的长戟,醉眼朦胧地便跨上了柏都督的坐骑。鞭子一甩,便风驰电掣般出了白帝城门,沿着陡峭的山路,径直向山下的江边奔去,岂料由于马跑得太快了,没有停稳,将杜甫直接颠翻了下来,导致杜甫落马受伤。试想,从白帝城门口到江边,高差达八千尺,年轻人平时骑马慢行还得十分小心,一个五十多岁的老人又岂敢疾驰而下。显然杜甫是喝多了,所以才敢斗胆逞能。
“甫也诸侯老宾客,罢酒酣歌拓金戟。骑马忽忆少年时,散蹄迸落瞿塘石。白帝城门水云外,低身直下八千尺。粉堞电转紫游缰,东得平冈出天壁。江村野堂争入眼,垂鞭亸鞚凌紫陌,向来皓首惊万人,自倚红颜能骑射。安知决臆追风足,朱汗骖驔犹喷玉。不虞一蹶终损伤,人生快意多所辱。职当忧戚伏衾枕,况乃迟暮加烦促。朋知来问腆我颜,杖藜强起依童仆。语尽还成开口笑,提携别扫清溪曲。酒肉如山又一时,初筵哀丝动豪竹。共指西日不相贷,喧呼且覆杯中渌。何必走马来为问,君不见嵇康养生被杀戮。”
——《醉为马坠,群公携酒相看》
要是别人出了丑,都会不好意思再去张扬了。可杜甫偏不,还写诗记下自己出丑的经过以自嘲。朋友听说后提着酒肉来看望他,他从床上爬起来拄着拐杖便来到溪边和大家吆三喝四喝了起来,兴致高的好像无事一般。诗的结尾,杜甫还自我调侃道:这次骑马摔伤对自己来讲无疑于因祸得福,因为朋友送来的如山的酒肉足可供自己吃喝一段时间了。其风趣幽默的一面,一般诗人又如何能比得上。恐怕以浪漫主义著称的李白也难以做得到。
杜甫也堪称是个全能的艺术鉴赏家、评论家。由于艺术修养深厚,深谙艺术相通的原理,加之对艺术创作规律有着精妙的见地,所以常常能对艺术作品做出独到而中肯的评价。杜甫诗集中反映各种艺术的作品达到三十余首,并开创了以诗题画、以诗论艺的先河。以绘画为例,杜甫虽然自己不擅绘画,但却是一个十分内行、十分在板的鉴赏家、评论家。
“堂上不合生枫树,怪底江山起烟雾。闻君扫却赤县图,乘兴遣画沧海趣。画师亦无数,好手不可遇。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岂但祁岳与郑虔,笔迹远过杨契丹。得非悬圃裂,无乃潇湘翻。悄然坐我天姥下,耳边已似闻清猿。反思前夜风雨急,乃是蒲城鬼神入。元气淋漓障犹湿,真宰上诉天应泣。野亭春还杂花远,渔翁暝蹋孤舟立。沧浪水深青溟阔,欹岸侧岛秋毫末。不见湘妃鼓瑟时,至今斑竹临江活。刘侯天机精,爱画入骨髓。自有两儿郎,挥洒亦莫比。大儿聪明到,能添老树巅崖里。小儿心孔开。貌得山僧及童子。若耶溪,云门寺。吾独胡为在泥滓,青鞋布袜从此始。”
——《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
宋人王右仲在评论这首诗说:“画有六法,气韵生动第一,骨法用笔次之。杜以画法为诗法,通篇字字跳跃,天机盎然。此其气韵也。如‘堂上不合生枫树’,突然而起,已而忽入满城风雨,已而忽入两儿挥洒,飞腾顿挫,不知所自来,此其骨法也。”“篇中最得画家三昧,尤在‘元气淋漓障犹湿’一语,试一想象,此画至今在目,诗中有画,信然。”
而在章法,施补华在《岘佣说诗》中评论这首诗:“起手用突兀之笔,中段用翻腾之笔,收处用逸宕之笔。突兀则气势壮,翻腾则波浪阔,逸宕则神韵远”。
全诗或虚或实,波澜层出,笔力饱满,脉络分明,实为我国古代题画诗中的珍品。
杜甫虽非画家,但就其论画诗而言,谓其深得其中三昧,当非妄言。苏轼云:“少陵翰墨无形画,韩干丹青不语诗。”(《韩干马》)。黄庭坚云:“韦侯常喜作群马,杜陵诗中如见画。”(《题韦偃马》)。郭祥正云:“曹将军画少陵诗,林氏家藏相国题。”(《曹霸画马》)。如是评价,极为恰切、中肯。
杜甫不仅喜马、爱马,而且知马、懂马。故其题马诗较多,且将小儿子宗武的乳名定为“骥子”,对这个“骥子”特别地看重,疼爱有加。真的如其在《天育骠骑歌》一诗中所道:“驯养骥子怜神俊。”
“逸群绝足信殊杰,倜傥权奇难具论”、“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亦有神”、“是何意态雄且杰,骏尾萧梢朔风起”、“矫矫龙性合变化,卓立天骨森开张”。杜甫比养马者、骑马者更懂马、更爱马。杜甫与马,真的可以作一篇大文章。
杜公马诗,篇篇尽善,尤妙无一借凑之语,而意自超然,凡咏物,当以为法。(李因笃《杜诗集评》)
因画思真,以真为画,真马画马交互言之,引人入胜。(查慎行《杜诗集说》)
“老杜咏马诗并皆绝妙,而用意用笔无一处相似,此老胸中具有造化。”(沈德潜《杜诗偶评》)
杜甫在《观公孙大娘舞剑器并序》诗序中写道:“昔者吴人张旭善草书书帖,数尝于邺县见公孙大娘舞西河剑器,自此草书长进,豪荡感激,即公孙可知矣。”毛泽东认为:“杜甫这段话说出了舞蹈、戏剧等艺术与书法艺术相通,是至理名言。”一千多年后,杜甫的这段文字能得到伟大领袖的如此赞誉,诗圣应该可以含笑九泉了。
事实上,建国以来,正是毛泽东对杜甫的充分肯定,才极大推动了杜学研究的深入开展,杜甫的名气才得以如日中天。现在,你说“杜诗”大家都知道是杜甫的诗,你说李诗,则会莫名其妙、莫衷一是。毛泽东不仅评价杜甫的诗是政治诗,还曾亲自书写过杜甫的多部作品,如《江南逢李龟年》、《登岳阳楼》等,可见毛泽东对杜诗的喜爱程度。1958年成都会议期间,毛主席阅读了历史上28位唐宋诗人歌咏四川的诗词共计65首(由刘开扬对每首诗作了注释),共圈阅了14首杜甫咏四川诗,并亲自题写了书名。毛泽东亲自书写的《登岳阳楼》诗屏,替代了岳阳楼大修前正殿供奉的吕洞宾像,被挂在岳阳楼三楼正面壁间,从此再也未摘下过。
杜甫也堪称是一个政治家、一个军事家、一个外交家,一个教育家、一个美食家、一个旅行家。有诗为证:
于治国理政:
▲“吾闻聪明主,治国用轻刑。
销兵铸农器,今古岁方宁。
文王日俭德,俊乂始盈庭。”
——《奉酬薛十二丈判官见赠》
▲“议在云台上,谁扶黄屋尊。”——《建都十二韵》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题新津北桥楼》
▲“政简移风速,诗清立意新。”——《奉和严中丞西城晚眺十韵》
▲“借问悬车守,何如俭德临。
愿戒兵犹火,恩加四海深。”——《提封》
▲“焉得铸甲作农器,一寸荒田牛得耕。
牛尽耕,蚕亦成。不劳烈士泪滂沱,
男谷女丝行复歌。”——《蚕谷行》
▲“圣哲体仁恕,宇县复小康。”——《壮游》
▲“安得务农息战斗?普天无吏横索钱!”——《昼梦》
▲“不过行俭德,盗贼本王臣。”——《有感五首》
▲“兵革自久远,兴衰看帝王。
老将一失律,清边生战场。
重镇如割据,轻权绝纪纲。
军州体不一,宽猛性所将。”——《入衡州》
▲“文物多师古,朝廷半老儒。”——《行次昭陵》
▲“古来存老马,不必取长途。”——《江汉》
▲“不成诛执法,焉得变危机?
贤多隐屠钓,王肯载同归?
君臣重修德,犹足见时乐。
终依古封建,岂独听箫韶。”
——《有感五首》
▲“重镇还须济世才。”——《奉侍严大夫》
▲“蜂虿终怀毒,雷霆可震怒。”——《遣愤》
▲“西蜀地形天下险,安危须仗出群材。”——《诸将五首》
▲“时危始识不世才,谁谓荼苦甘如荠。”——《寄狄明府》
▲“今日朝廷须汲黯,中原将帅忆廉颇。”——《奉寄高常侍》
▲“美人胡为隔秋水,焉得置之贡玉堂。”——《寄韩谏议》
▲“时危可仗真豪俊,二人得置君侧否?”——《可叹》
▲“尧有四岳明至理,汉二千石真分忧。”——《寄裴施州》
▲“还将徐孺榻,处处待高人。”——《奉送韦中丞之晋赴湖南》
▲“烈士恶苟得,俊杰思自致。”——《送顾八分文学适洪吉》
▲“谁能叩君门,下令减征赋。”——《宿花石戍》
▲“深衷见士则,雅论在兵机。”——《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议论有余地,公侯来未迟。”——《奉送魏六佑少府之交广》
▲“感恩义不小,怀旧礼无违。”——《送卢十四弟侍御护韦尚书灵榇归上都二十韵》
▲“事业富清机,官曹正独守。”——《奉赠李八判官曛》
▲“佳声斯共远,雅节在周防。”——《送魏二十四司直充岭南掌选》
▲“使君传旧德,已见直绳心。”——《赠裴南阳》
▲“物微世竞弃,义在谁肯征?”——《棕拂子》
▲“众僚宜洁白,万役但平均。”——《送陵州路使君赴任》
▲“非尔更苦节,何人符大名。”——《送窦九归成都》
▲“深怀喻蜀意,恸哭望王官。”——《王命》
▲“但使闾阎还揖让,敢论松竹久荒芜?”——《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于教化:
▲农月须知课,田家敢忘勤。
▲云台画形象,皆为扫氛妖。
▲君看磊落士,不肯易其身。
烈士恶多门,小人自同调。
何当官曹清,尔辈堪一笑。——《三韵三篇》
▲众水归海意,万国奉君心。——《长江二首》
▲行飞与跪乳,识序如知恩。——《杜鹃》
▲义无弃礼法,恩始夫妇恭。——《牵牛织女》
于军事:
▲“焉得一万人,疾驱塞芦子。芦关扼两寇,深意实在0此。”
——《塞芦子》
▲“奇兵不在多,万马救中原。”——《观安西兵过关中待命二首》
▲“莫守邺城下,斩鲸辽海波。”——《观兵》
▲“安得壮士挽天河,净洗甲兵长不用。”——《洗兵马》
▲“安得廉颇将,三军同晏眠。”——《遣兴三首》
▲“公孙仍恃险,侯景未生擒。”——《风疾舟中,伏枕书杯三十六韵,奉呈湖南亲友》
于外交:
▲自古以为患,诗人厌薄伐。
修德使其来,羁縻固不绝。——《留花门》
▲苟能制侵陵,岂在多杀伤?——《前出塞九首》
▲似闻赞普更求亲,舅甥和好应难弃。——《近闻》
于美食:
▲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酤。——《将赴成都草堂途中有作先寄严郑公五首》
▲我恋岷下芋,君思千里莼。——《赠别贺兰铦》
▲色好梨胜颊,穰多栗过拳。——《秋日夔府咏怀奉寄郑监李宾客一百韵》
▲碧鲜俱照箸,香饭兼苞芦。——《槐叶冷淘》
▲朱李沈不冷,雕胡炊屡新。——《热三首》
▲浮瓜供老病,裂饼尝所爱。——《信行远修水筒》
▲羹煮秋莼滑,杯迎露菊新。——《秋日寄题郑监湖上亭三首》
▲“情人来石上,鲜脍出江中。
病身虚俊味,何幸饫儿童。”——《王十五前阁会》
于旅游:
▲远游凌绝顶,佳句染华笺。
▲远游虽寂寞,难见此山川。——《季秋江村》
▲诗应有神助,吾得及春游。——《游修觉寺》
▲江山如有待,花柳更无私。
客愁全为减,舍此复何之。——《后游》
▲池水观为政,厨烟觉远庖。——《题新津北桥楼》
▲眼前无俗物,多病也身轻。——《漫成二首》
▲斯游恐不遂,把酒意茫然。——《重过何氏五首》
杜甫也很重视农业生产,具有很强的民本意识、农本思想,这点可以从“谷者命之本,客居安可忘”。(《秋行官张望督促本诸……》)“男耕女桑不相失”、“安得铸甲为农田”等诗句中看出。
杜甫也并不是一个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的腐儒,后期他也经常参加一些力所能及的农业生产劳动,如采摘、锄地、养鸡、养鸭、种药、采药、晒药等。
在秦州:“采药吾将老,儿童未遣闻。”“晒药能无妇,应门幸有儿。”(《秦州杂诗》)
在成都:“近根开药圃,接叶制茅亭。”(《高柟》)
“种竹交加翠,栽桃烂漫红。”(《春日江村五首》)
“药条药甲润青青,色过棕亭入草亭。
苗满空山惭取誉,根居隙地怯成形。”(《绝句四首》)
“自锄稀甲菜,小摘为情亲。”(《有客》)
在梓州:“种药扶衰病,吟诗解叹嗟。”(《远游》)
在夔州:“稼穑分诗兴,柴荆学土宜。”(《偶题》)
“风落收松子,天寒割蜜房。”(《秋野五首》其三)
“枣熟从人打,葵荒欲自锄。”(《秋野五首》其一)
“筑场看敛积,一学楚人为。”(《从驿次草堂复至东屯茅屋二首》)
“青青高槐叶,采掇付中厨。”(《槐叶冷淘》)
“吾衰尤计拙,失望筑场圃。”(《雷》)
“晒药安垂老,应门试小童。”(《独坐二首》)
“闷能过小径,自为摘嘉蔬。”(《寄李十五员外布》)
杜甫于绿化家园、美化环境可谓情有独钟。于采药、种药、病理、药理可谓一把刷子,十分精通,颇有心得。
“饮子频通汗,怀君思报珠。”(《寄韦有夏郎中》)
“三春湿黄精,一食生毛羽。”(《太平寺泉眼》)
对于自己的劳动成果,杜甫也很是引以自豪。
“不嫌野外无供给,乘兴还来看药栏。”(《有客》)
位于巩义市杜甫故里的杜甫雕像
现在看来,杜甫还是一个高明的预言家。“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这是他预言李白身后的诗句。“秦山忽已破,泾渭不可求”,这是他预言大唐命运的诗句,后果发生安史之乱。“贵贱俱物役,从公难重过”(《陪李北海宴历下亭》),这是他对自己与李邕交往的预言。果然天宝六年正月,李邕被李林甫派人杖杀,时年七十。“恐此复偶然,临风默惆怅”,(《剑门》),这是他对蜀地军阀格局再度发生的预言。未几,段子璋、徐知道、崔旰、杨子琳便相继据险为乱。
杜甫于佛学也很精通,年轻时便和当时的一些高僧关系甚好。开元年间,杜甫游吴越时,认识了旻上人。今好友许八回江宁省亲,杜甫便请许八捎信问候,“不见旻公三十年,封书寄与泪潺湲。旧来好事今能否,老去新诗谁与传?……”足见当年与上人过从之密、友谊之深。
《巳上人茅斋》:“巳公茅屋下,可以赋新诗。枕簟入林僻,茶瓜留客迟。江莲摇白羽,天棘蔓青丝。空忝许询辈,难酬支遁词。”这首诗作于开元二十九年(741),时杜甫30岁,便开始频繁出入寺院。“已从招提游,更宿招提境。”《游龙门奉先寺》。
41岁那年,又与岑参、高适、诸光羲、薛据等五人同登长安佛教胜地慈恩寺塔,并发出了“方知象教力,足可追冥搜”的感慨。
陷贼期间,与大云寺赞公相交,受到赞公盛情款待,专门写诗四首以感慨:“把臂有多日,开怀无愧辞。”、“深藏供老宿,取用及吾身。”、“灯影照无睡,心清闻妙香。”、“自顾转无趣,交情何尚新。”、“近公如白雪,执热烦何有?”
乾元二年(759)秋,杜甫在秦州卜居的过程中,又与赞公在秦州(天水)偶遇。原来赞公也被贬秦州,他乡遇故知,同病相怜之余,杜甫在赞公土室(房间),与赞公进行了一番长夜之谈。“杖锡何来此?秋风已飒然。雨荒深院菊,霜倒半池莲。放逐宁违性?虚空不离禅。相逢成夜宿,陇月向人圆。”——见《宿赞公房》
第二天便邀赞公同到附近的西枝村察看卜居之地,未果,当晚两人又住在了一起。第二天,俩人便又一早起床,到西南边的山上去察看,仍未找到合适的地方。见《西枝村寻置草堂地,夜宿赞公土室二首》
不久,杜甫听说西枝村的西边,有一座山谷里各种树木十分茂盛,中午时分非常暖和,地里的出产也足够生活,便写信给赞公,决定天晴之后,再邀赞公一起到山上察看地形,并在信中表达了只要条件具备,就会搭起茅屋、备好清茶,邀赞公来家中作客。信的结尾是:如果能与您结为如同支遁、许洵这样的二老,相互间经常往来,又该是多么地洒脱放逸。
(未完待续)
来源:巩义杜甫文化研究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