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未晞

3月1日,格力电器发布公告称,在2022年第一次临时股东大会上,董明珠再次当选公司非独立董事,并在之后的董事会上通过半数投票当选董事长。这意味着,董明珠将在格力电器开展她的下一个为期三年的“董明珠时间”。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月8日,《财富》公布了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董明珠位列榜单第九位,作为前十名中唯一的女企业家,董明珠的入围名单当之无愧。同时,作为全国人大代表,她还特别关注人民生活水平,提出将个人所得税起征点提高到1万元/月。

对于员工的住房问题,她还直接承诺为每个格力员工提供一套住房。因此,很多人认为格力是董明珠创立的,或者格力最大的老板是董明珠,但事实并非如此。传闻“新老大”是高瓴资本的张磊。由于格力多次股权转让,作为市值3000亿的三大巨头之一,大家都想分一杯羹。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格力也有条件:一是要有400亿的资金,二是要有能力引领格力更好的发展。由高瓴资本领投的明骏投资,格力电器与由厚朴投资为首的公司进行了一次全面评估,确定明骏投资成为最终受让方。也就是说,高瓴资本成为赢家,成为格力的第一大股东。

此后,高瓴资本又连续十年重仓持有格力电器。众所周知,高瓴资本背后是投资界“巨头”张磊。曾经通过投资腾讯赚到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随后投资京东,一战成名。可以说,高瓴资本实力雄厚,最终以0.72%的股份入股格力,超越董明珠成为大股东。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外,格力的创始人也并非董明珠。实际上,格力电器之所以能取得今天的成就,主要还是要靠其创始人朱江洪。或许大家对这个名字都不熟悉,但没有朱江洪,就没有今天的格力。朱江洪,1940年代中期出生,大学毕业后进入广西机械厂工作。由于工作表现出色,他被提升为厂长。

但是因为朱江洪管理的另外一个塑料厂面临严重亏损,所以朱江洪决定合并两家工厂,这就是格力空调的由来。在朱江洪的带领之下,这家工厂的发展势头也是非常迅猛的。不久之后,有一个女孩进入到海利空调工厂应聘,而此人其实就是我们如今所熟知的董明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1994年的时候,因为当时的工厂出现了一定的问题,为了能够让集团更加地稳定发展,所以朱江洪便只能选择削减销售人员的收益。对于很多员工来说,这是他们无法接受的事情,所以纷纷选择离职换工作。

但董明珠却还是坚持在了自己的岗位上。其实,当年朱江洪也不愿意采用削减提成这种方式来维持工厂的基本运转,但无奈的是,当时的美日两个国家完全掌握着空调市场的发展。为了摆脱美日企业的压迫,朱江洪不断学习他们的商业模式。

此外,为避免格力被日美企业收购,朱江洪还将部分格力股份出售给外资企业,最终解除了危机。在此期间,董明珠凭借着出色的表现,被朱江洪委以重任,帮助他共同开发格力电器。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通过这两个人的努力,格力电器的销售额占据了市场首位。随后董明珠出任格力电器副总裁时,其实有许多人表示拒绝,认为董明珠的资历、能力不够。但在朱江洪的不断游说下,股东们最终同意董明珠担任格力副总裁,事实也证明了朱江洪的正确。

2004年,格力电器出现了严重的财务危机。美日两国的空调企业都觉得这个机会来了,想通过资本来收购格力电器。对此,朱江洪极力反对,坚持不卖股票给外企。在一系列的行动之后,这场危机终于得以克服。

在2012年,朱江洪功成身退,把格力的“接力棒”交给董明珠。在2019年年初,董明珠再次当选,并为之设定了6000亿的销售目标。截至2021年前三季度,格力电器营收1381.35亿元,同比增长9.73%;归属于母公司的净利润为156.45亿元,同比增长14.21%。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董明珠的努力下,格力的市值已经从当时的3000万突破到了上千亿元,且也开始准备跨行向手机行业发展。但对于一些实体公司朝着多元化方向发展的看法,朱江洪表示:公司不是不能发展多元化,只是多元化需要考虑是否与公司的主业高度相关。

昔日稳居空调霸主地位的春兰空调,为了在多元化市场站稳脚跟,先后布局电视机、冰箱、汽车等行业。但这些操作均导致春兰空调的主业大幅下滑。如果多元化与主业高度不相关,那就不需要考虑技术、人才等成本,但是还能转型发展多元化吗?当被问及是否考虑进军手机行业时,朱江洪毅然决然的表示不会。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格力电器从一家市值几千万的小厂发展到市值千亿的一线民族品牌,靠的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努力。董明珠对格力的贡献是不可否认的,但真正让格力渡过危机、实现逆转的人应该是朱江洪。在格力刚成立的那段时期,如果没有朱江洪的力挽狂澜,格力或许也只能在中国家电市场上昙花一现。那么,你觉得谁对格力的贡献最大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