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钰(1721-1782)清代画家。字璞岩,一字树,又字二如、二树,别号借庵、二树山人、树道人、梅道人、梅痴、越树、栎树、树树居士、太平词客、白马山长,山阴(今浙江绍兴)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少年时专攻诗、古文,放弃举子业,与同郡刘文蔚、沈翼天、姚大源、刘鸣玉、茅逸、陈芝图结文学社,称"越中七子"。善山水,以草隶法写兰、竹、木石皆工。尤善写梅,宗扬无咎法,"使气入墨,奇风怒云,奔赴毫端(袁枚语)。"兴之所至,常在月光下濡墨作画,纵横欹侧,皆成妙品。生平所作不下万本,故有"万幅梅花万首诗"小印。童钰画梅苍老古朴,墨气雄厚。惟千篇一律,苦无迢逸,笔不能变化从心,终觉失之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工诗,亦以咏梅为胜,世称"二绝"。有"绝笔梅花绝笔诗"之誉。其《画梅》诗云:"十丈炎威十丈尘,毫端犹见雪精神。莫嫌拂袖多寒气,我是人间避热人。"又有"空山突见古时月,老树忽先天下春"之句,论者谓奇情逸气。性落拓不为家计,嫁女无资,卖梅百幅以充奁具。兼工草隶,爱蓄古铜印章,精篆刻。尝预修《豫省志》、《扬州志》,著有《二树山人集》《香雪斋馀稿》。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传世画作有乾隆四十二年(1777)作《墨梅图》轴,现藏广东省博物馆;四十四年作《墨梅屏》六条著录于《知鱼堂书画录》;四十六年(1781)作《月下墨梅图》轴藏扬州市博物馆;另有《墨梅图》大幅藏西泠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