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讯(冯诗洁 李刚 记者 李希)4月25日清晨,城固县桔园镇陈家湾村的雷竹基地厂房里一片忙碌,工人们正把一筐筐刚挖出的雷竹笋挑选、捆扎、装箱......

穿过厂房来到竹林,青翠欲葱的雷竹在风中摇曳,一个个尖锥似的雷竹笋煞是可爱。“这个雷竹笋口感好、营养丰富,在城里卖的可好了。一月份的冬笋最金贵,能卖到14元,春笋便宜点4、5元一斤,但是量大,收入也挺好。”正在挖笋的村民陈瑞军放下手中的锄头介绍道:“现在已经是打笋的尾声了,五月中旬以后笋就老了不好吃,这基本是最后几批春笋了。”

雷竹原产于浙江、福建一带,喜肥沃、怕积水,其笋被誉为“江南第一笋”。2017年12月,桔园镇成功招引华利公司投资2500余万元占地1400亩的雷竹生态观光园项目。目前,该基地雷竹面积1500余亩,每亩年产雷笋2300公斤。

“我没啥手艺,之前只能在工地上干些杂活,勉强能吃饱。现在老了,在家门口栽栽竹子、除除草就能赚钱,别提多高兴了!”村民陈长发感慨道。在陈家湾村,像他这样的村民还有很多,他们纷纷表示:“现在村里的变化越来越大了,不用背井离乡也能找到好工作了。”据悉,该基地已吸纳周边52名群众入园务工、年人均增收6500元。

雷竹出笋早、产量高、笋期长、味道美、效益高,还能美化环境、绿化荒山荒坡、防止水土流失。为了让这个“金疙瘩”在城固县真正地“落地生根”,辐射其他镇村增收致富、促进乡村振兴。2021年该县成立雷竹产业发展专班,整合资金,由县林业部门提供科技支撑和技术服务,实行“一村一园”发展模式,推广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吸引农户以土地、资金等多种形式入股。截至2022年初,该县共投入7000余万元,在原公、老庄、文川、双溪等10镇50村发展雷竹8000余亩,成活率达90%以上。

“雷竹有3年生长期,这些竹苗明年就能出笋了,到时候长成郁郁葱葱的竹林,景色很美。”在林业局负责人陈洪涛带领下,笔者来到桔园镇后湾社区雷竹产业园。“下一步,我们还打算鼓励各镇村老百姓利用自家院子开办农家乐,烧上竹筒饭、开展雷竹采收的体验游。同时挖掘竹文化,发展纯手工竹编工艺品。我们不仅要让农户卖笋,还要‘卖风景’‘卖文化’。”

编辑:hanzho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