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芈月传》的热播,让大秦太后进入到人们的视野当中。主人公芈月跌宕起伏的一生,让人们对于这个楚国公主,后来的大秦太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和认识。
在这部剧中,最具戏剧色彩的莫过于秦武王赢荡。这位年少即位的秦国君主,在继位四年之后,便被巨鼎砸伤膝盖,最终因流血过多而死。正因秦武王这种莫名其妙的死法,让他留给人们莽撞匹夫的形象。
然而如果仔细分析则不难发现,秦武王并非有勇无谋。秦武王确实好勇斗狠,但是这样的人往往有着十分远大的胸襟和抱负,而当时的人们对其也十分认可,因此在他死后才能够得到“武”这一谥号。
大秦王子
公元前329年,秦国迎来了正统的继承人。虽然当时秦国的国君秦惠文王已经有儿子,但并非秦国皇后所生。而这个孩子是秦惠文王与皇后所生,根据古代的嫡长子继承制,他才是正统的秦国继承人。
而秦惠文王对这个孩子同样寄予了厚望。作为家族下一任的继承人,秦惠文王为其取名赢荡,有“荡平天下”之意。这不仅是秦惠文王的期望,更是秦国历代祖先们的期望。
而赢荡自幼便展示出了过人的天赋,最突出的特点便是力大无穷。与同龄的孩子相比,赢荡的食量大得惊人,力气也比普通的孩子大很多。在十岁时,他与成年人的角力已丝毫不落下风。
看到自己的儿子如此孔武有力,秦惠文王十分高兴,但同时也十分苦恼。通常情况下,四肢发达的人往往头脑简单,而这样的人如果作为君王,一定会被臣子玩弄于股掌之间。
在经过一番考虑之后,秦惠文王决定将赢荡送到军营当中锻炼。没想到来到军营之后,赢荡似乎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在各项训练当中,他都名列前茅,称其为“勇冠三军”毫不过分。
不仅如此,在与士兵们的朝夕相处当中,无论是士兵还是将领,都对这个皇室贵族成员心悦诚服地接纳。赢荡不仅没有贵族们矫揉造作的通病,其直率的性格更是让他们将其视为手足兄弟。
因此,赢荡来到军营不久之后,便和士兵们打成了一片,将军们对其也是称赞有加。看到儿子能够得到将士们的拥护,秦惠文王终于放心地将他召回了皇宫。
秦武烈王
公元前311年,秦惠文王去世,作为储君的赢荡继位。与其父亲一样,赢荡十九岁继位,是一位年少的君主。而与其父亲不同的是,秦惠文王继位时,国家尚处在变法的动荡之中,而赢荡继位时已是国富民强。
在这样的环境下,赢荡可以有更广阔的空间来施展拳脚。为了与其他六国加以区分,赢荡继位之后便废弃了相国一职。在他看来,相国的权力实在太大,从某种程度上看甚至超过了君权,是巨大的隐患。
在废弃相国之后,他又设立了丞相一职,并且由左右丞相两人来担任丞相之职。这一政治举措不仅分化了原来相国的巨大权力,而且左右丞相之间还能起到相互制约的作用,大大降低了对君权的威胁。
这一创造性的举措,不仅开创了历史的先河,而且在之后的一千五百多年的时间里一直被沿用了下来,成为了我国封建时期政治制度的主体形态,直到朱元璋时期才将丞相废除。
由此看来,秦武王不仅有着惊人的气力,其政治头脑也过于常人。对内如此,对外如是。在秦武王继位之初,各国都派出使臣前来祝贺,实际上,各国的国君是想趁此机会了解这位新秦王的情况。
如果赢荡睿智过人,他们便与之结盟,如果昏庸无道,便可以伺机侵略,蚕食大秦。因此这次与使臣们的会面,对于秦国的命运有着极其重大的影响。
因此在与使臣们会面之前,秦武王面对着地图思忖良久。在经过几番考虑之后,秦武王亲自召见了越国的使臣。之所以选择越国,是因为越国与楚国接壤,与越国结盟,便可以牵制楚国,让秦国得以发展。
从秦武王的这一举动便不难看出,赢荡非但不是一个四肢发达但头脑简单的匹夫,相反,无论是其政治眼光还是政治抱负,秦武王都是当时各国君主当中的佼佼者。
那么,既然秦武王并非鲁莽之人,又为何会做出举鼎这样鲁莽的举动,最终让自己死于非命呢?
举鼎的意义
在秦国的历代君主心目中,有着一个共同的伟大目标。这个目标便是将天下纳入到秦国的版图当中,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一统天下。为了这一目标,历任秦国君主都在不停地努力,壮大秦国。
作为此时秦国的国君,秦武王同样将这一目标视为己任。当时周王室已经名存实亡,而周天子仍然被视为天下共主,原因就在于周王室的手中,仍然掌握在权力的象征。这个权力的象征,便是九鼎。
相传大禹在成功治理水患之后,将天下划分为九州,并铸造了九尊巨鼎来象征对九州的统治权。周武王在夺取天下之后,将九鼎聚于太庙之中,以此宣告周王室对天下拥有绝对的统治权。
作为极具野心的年轻君主,秦武王自然对九鼎极其渴慕。而秦国与周王室之间,最大的阻碍便是两者之间的韩国。因此,秦武王对魏国进行了威逼利诱,逼迫魏国与秦国结成同盟,共同讨伐韩国。
在攻破韩国重镇宜阳之后,秦国到洛阳的通道被彻底打通,秦武王终于可以如愿以偿地见到九鼎了。在看到这些庞然大物之后,秦武王便提出要带走雍州鼎,而雍州鼎所代表的正是秦国所在的雍州。
面对秦武王的要求,周天子自然不能答应,以无法搬运作为借口,拒绝了秦武王。于是秦武王才奋力举起了雍州鼎,以至于砸伤胫骨,回到馆驿后因失血过多而死。
可见秦武王所要举起的并非是鼎本身,而是要举起问鼎中原的决心和期望。正是由于秦武王对于这一目标的执着,才让后世的秦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最终完成了统一天下的宏图大业。
结语
如果单纯从死亡的方式来看,秦武王的死确实微不足道,甚至荒唐至极。而如果从其举鼎的意义来看,秦武王则是在用自己的生命,激励着后世子孙完成自己未竟的事业。
而他所选择的雍州鼎,是代表着秦国的所在地。由此看来,秦武王举鼎所要表达的,是不甘受制于人下的精神。正是凭借这种精神,秦国才能在六国中脱颖而出,最终一统天下,开创出属于自己的王朝。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