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以来,西方国家对俄罗斯的制裁不断加码。美国祭出了“毁灭性制裁”方案,内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金融领域,将俄罗斯银行踢出美元结算系统,限制其使用西方货币进行交易;其次是军备领域,不再向俄提供武器的相关零部件,削弱其扩张军力的能力;最后是高科技领域,对俄高科技公司实施制裁,削弱其研发能力和科技竞争力。此外,拜登政府直接通过综合立法提案,没收俄富豪在美资产,而且打算用这笔资产继续援助乌克兰。

在制裁俄罗斯方面,欧盟比美国更加卖力。经济上,制裁俄金融市场和国有企业,冻结俄在欧盟的资产,禁止俄金融机构进入欧洲;能源上,禁止欧盟向俄出口炼油相关设备,欧盟各国逐步落实对俄的能源禁运措施;交通运输领域,禁止向俄航空公司出口飞机和相关设备,并对飞往俄罗斯的航班实施禁飞,切断与俄航空公司的业务往来;半导体、高新技术及航天领域,对俄进行技术封锁,停止展开的项目交流和合作;外交方面,限制俄外交及其他相关人员的赴欧签证,取消他们进入欧盟国家的签证优先权。

日前,欧盟又公布了对俄的第6轮制裁方案,其中重要内容就是对俄石油实行禁运,目的是进一步打击俄经济命脉。欧盟和美国制裁带来了连带效应,日本、英国、加拿大等国,也陆续在金融、军工、外交等领域对俄罗斯实施了制裁。可以说,通过广泛的制裁,俄罗斯与西方国家“硬脱钩”的趋势已经无法避免,俄罗斯除了全面转向东方之外,没有更好的选择,中俄合作也将上升到前所未有的新高度。

早在2021年,中方就指出,中俄团结如山,友谊牢不可破,双方战略合作没有止境,没有禁区。2022年3月,外交部再度对中俄关系进行清晰界定,重申中俄合作在争取和平,维护安全,反对霸权无上限,中俄关系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

中俄关系有了大方向,具体的合作领域就可以加速推进。当地时间5月5日,中国驻俄大使张汉晖就中俄两国在经济、能源、军事、航天领域的合作事宜,接受俄塔斯社的专访。张汉晖介绍说,中俄的军事合作成果丰硕,并且在向更高水平,更宽阔的领域发展,但他没有明确回答中俄在军事方面合作的具体项目。

张汉晖提及了部分中俄合作的具体项目,比如两国将联合研发的CR929 远程宽体客机项目、正在谈判中的深空研究项目。他还强调,中方将继续加强与俄罗斯在能源领域的合作,继续购买俄能源

至于本币结算,中俄双方正在稳步推进中。据悉,截至2020年,人民币在中俄贸易中的占比由3.1%提升到17.5%。而在数字人民币、高科技产品供应,增加对俄汽车销售方面,中国将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不过,张汉晖强调,两国从未宣布放弃美元或欧元支付结算方式。

二十多年前,美国地缘政治专家布热津斯基曾做出预测,若中国、俄罗斯、伊朗三国联手,将是美国的地缘灾难,这会从根本上动摇美国的霸权根基。如今,中俄合作不设上限,伊朗与中俄两国关系日益紧密,或许不久的将来,布热津斯基的预言真会变成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