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老年人对脑梗的大名应该有所耳闻,前一天可能还好好的人,第二天就突发脑梗住了医院,让人措手不及,一家人都很担心,因为大家都明白,脑梗的后果很严重,可能会留下后遗症,也有可能因为抢救不及时而有生命危险。
说到脑梗的源头,其实还是心脑血管疾病,若是能把基础疾病维护好了,或能降低脑梗的风险。提醒各位朋友,关注“三个变化”,不给脑梗留机会。
第①个变化——气温变化
最近气温转暖,但是一直没有稳定,有时接近三十度,有时降到十几度,前后相差十几度,让很多人直呼“阴晴不定”。而这样的温度变化,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是很危险的。
根据《心脑血管疾病与气象条件关系分析研究》显示,发病率较高的几个月份分别是3、4、8、11、12,其中就包括现在四月份。
这个时候的气候特点就是忽高忽低,人的血压也会受其影响,有时晚上温度很低,如果没有注意保暖,血管被冷空气刺激,就可能发生意外。因此,不要认为最近转暖就放松警惕了,依然要关注身体和天气变化,小心谨慎。
第②个变化——情绪变化
还别说,脑梗真的有可能被“气出来”。扬子晚报报道,一名年轻女性在暴怒后突感头晕、肢体麻木,连说话都含糊不清了,送医后才知道是脑梗了,虽然被抢救回来,但是身体留下后遗症。
年轻人都可能在情绪变化中突发心脑血管意外,更不用说中老年人了,他们的血管有不同程度地硬化、堵塞,不能承受剧烈的情绪,一旦情绪失控,可能造成严重后果,大家一定要关注情绪变化,不要过于激动、悲伤、兴奋。
第③个变化——健康变化
大家应该发现了,最近一段时间身边很多人都生病了,不是感冒就是腹泻,也和温度升高有关,细菌大量滋生,食物容易变质,还有可能一时贪凉,洗冷水澡、吃冷饮,晚上没有盖好被子,一不小心就生病了。
身体里有了炎症,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消耗更多的氧气,有可能加重基础病,诱发陈年旧病。再者,生病的时候抵抗力较弱,食欲下降、情绪不良、晚上睡不着,这些都可能增加风险。因此,健康变化也要关注,若生病了,要尽快治疗,不要拖延。
脑梗是突然降临的吗?脑梗来临,睡眠先知,请注意4个信号
痛——不通则痛,脑部血管走不通了,就会感觉头痛,忍不住揉一揉太阳穴,若睡觉时头痛经常出现并持续几分钟不见好转,要引起重视。
麻——血液无法流到末梢,所以手脚才会麻。若是感觉麻了,建议换个姿势,若频繁出现且一侧身子都麻,要敲响警钟。
流——以前睡觉从来不流哈喇,现在却合不拢嘴,也要引起重视,可能是流向大脑的某处血管堵塞了。可对照镜子看看,尝试吐舌头,看看面部是否有异样。
黑——脑梗来临前还会影响视力,也和脑血管缺氧,神经功能异常有关,可能过几分钟又恢复了,但是却不能忽视,最好做个检查。
疾病从来不是突然发生的,只要仔细观察,就能听见它的“脚步声”,发现后别不当回事,及时检查很重要。尤其是老烟枪、老病号、高龄老人,可能无法承受一次脑梗。
为什么脑梗患者越来越多?
脑梗数据不断攀升,每年新增约500万,严重威胁人们的生命和健康。探究其背后的原因,无非和三点有关:
寿命越来越长,老龄人口增多
血管的弹性会随着衰老变差,年龄越大,问题越多,会长出斑块,会变得狭窄,影响血氧供应。就像机器一样,使用久了,难免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
慢性病患者逐渐增多
时间倒退几十年,可能很多人都没有听说过“三高”,而现在人们对三高习以为常,就算查出高血压也心无波澜。仅看高血压一项数据,就达到两亿多,还没有加上肥胖、血脂异常等数据。而慢性病需要长期控制,一旦控制不好,就可能诱发脑梗。
不良生活习惯的助推
除了衰老和疾病,还有人们的日常行为和生活方式,都可能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比如说熬夜、吸烟这两点,很多人改不掉、戒不掉,明知道自己是高危人群,依然我行我素。
提醒中老年人,指标升高了,要规范用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通过生活干预降下来,若是两三个月毫无起色,请及时用药。调节好自己的情绪,切勿大喜大悲,一切坦然处之,心胸开阔了,生活也就没有烦恼了。
在能力范围内,尽量为自己提供均衡、全面的饮食,清淡但是有营养,多吃鱼肉、乳制品,少吃烟酒,适当控制饭量。出门遛弯别穿太少,夜晚温度降低,出汗后要及时更换内衣,注意补水和休息,不要过于劳累。
若发现身边的老人不太对劲,不妨让他们笑一笑、对一对食指,看看面容是否对称,视力和平衡能力是否正常,若无法做到,需及时送医。
参考资料:
[1]著名歌唱家突发脑梗去世,一句口诀识别早期脑梗·大河健康报社.2022-04-07
[2]著名歌唱家李光羲因突发脑梗去世!这个季节高发·北青网.2022-03-15
[3]95后吵完架,当真“气得脑梗了”·光明网.2021-12-11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