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的时间,使用同样的药物,每天的血糖值也有很大的差距,这是血糖不稳定的表现。血糖长期大幅度波动,危害甚至大于高血糖,它会促进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生。那么,哪些因素会造成血糖波动,又该如何破解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首先排查下近期的饮食是否规律

定时、定量、营养均衡,是平稳血糖最重要的因素。有些患者对饮食控制过于严格,导致发生低血糖或者营养不良,抵抗力下降;有的患者不忌口,经常在外应酬,饮食无节制,吃饭吃药不规律这些都会导致血糖难以控制,波动过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运动是否合理

过于剧烈的运动会因为过度消耗而引发低血糖,还可能引起应激反应导致血糖增高。患者应该制定合理、规律的运动计划,定时、定量,才能更好地平稳血糖。

应对环境改变

季节更替特别是秋冬到来,会使血糖升高和波动。患者应注意防寒保暖,多吃一些生津润燥的果蔬。如苦瓜、黄瓜、莴笋、竹笋、菠菜、蘑菇、西红柿等。

睡眠时间是否增加或减少

研究发现,睡多、睡少、睡眠质量不好,都会造成血糖波动。长期睡眠不足可引发交感神经兴奋、体内皮质醇、肾上腺素等“升糖激素”分泌增加,还会引起胰岛素抵抗,使血糖升高。而睡眠时间过长,也会增加糖尿病的风险。合理的睡眠时间应在每天7-8小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