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有媒体报道,超级人口城市深圳某医院的产科出现了大量的空床位。不仅深圳,北京、佛山许多医院的产科床位也出现类似情况。
温州尽管没有相应的报道和统计,但通过医生朋友,我了解到眼下的温附一产科、人民医院产科,各个时间段的床位比较好预订。而回顾2016年,当时因“全面二孩”出现的分娩高峰期,能在走廊搞到一张床位都是相当不容易的。
一句话:以后的孩子会越来越少。这点完全不用猜,因为今年初的七普人口统计的出生率其实早就告诉我们了。
今天产科的冷清,孩子的减少,过两年就会转变成温州学区房需求的下降。
图源网络
这并非危言耸听。
今年3月,杭州市教育局发布了各区、县(市)公办小学、初中近三年,即2022-2024年的入学预警信息。
从此次预警信息的具体内容看,一个最大的变化是,部分此前多年处于红色预警的学校,在两年后,也就是2024年,将首次由“红”转“黄”。
杭州部分知名学校2024年将由红转黄
红色预警,代表学区内适龄户籍儿童人数达到或超过学区小学常态招生的100%;黄色预警,这个数字则为90%至100%之间。
由“红”转“黄”,意味着部分热门学校的招生压力开始减轻,也意味着出生人口降低。
省城老大哥已经这样了,那么温州呢?
与杭州不同,温州教育局没有针对2023年和2024年的学区预警发布,目前只有2021-2022年温州市区中小学招生预警。
2021年温州市区共28所中小学发布招生预警,红色占22所;2022年温州市区共33所中小学发布招生预警,红色占24所。 (数据来源温州各教育局)
温州市区近2年中学校招生预警(数据为人工统计,仅供参考)
从2021和2022年发布的红色招生预警来看,温州部分热门中小学学位依然紧张。
表面看温州的学区房依然“稳如泰山”,但实际上与杭州类似,未来两年,“危机”正在酝酿中。
据统计,2012年我市出生人口约14.45万人,达到历史最高峰。根据儿童满6周岁可以入学,这部分出生人口集中在18、19年进入小学,而龙湾2017年建立招生预警机制、瓯海2018年、鹿城2019年。并且近两年发布招生预警的学校也在增多。
2012年之后,温州出生人口开始减少。但在2016年1月,国家全面放开二孩政策,出生人口开始反弹,2016年温州出生人口约12.2万人,此后人口再度走低,2018年跌破10万。
数据来源温州市统计局、温州市妇幼保健所
由上表可知,2020年温州出生人口约7.3人,比2019年减少19%;2021年温州出生人口约6.5万人,比2020年减少11%。
按照这个趋势预测,2016年出生的人口集中在2022、2023年入学,2017年之后,温州重点区域的学校也会像杭州一样由“红”转“黄”,甚至可能会比杭州更明显。
因为影响预警的温州出生人口呈下降趋势只是一个方面,外来人口流入的数据也与杭州、宁波有较大差距。
图源城市进化论
再者,这两年温州在出让土地时普遍捆绑了学区资源,重点小学、初中的分校或施教区遍地开花,这也将起到明显的分流。
数据为人工统计,仅供参考
另外,在2021年11月发布的《温州市教育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中提到优化教育布局,到2025年,温州将新增公办幼儿学位7.1万个,实施中小学建设项目319个。
未来温州甚至可能会出现学位过剩的局面。
这边孩子不够,那边买学区房的人也在实打实减少。
去年4月,中央首次喊话“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此后,全国各地学区房连夜降价,家长也陷入了长期观望状态。
此后,学区房热度明显回落。
今年,广小、六中、南浦实验中学等热门学区房成交量断崖式下降。就3月的成交情况来看, 广小、六中学区房片区成交量大致在 50 来套左右,去年同期为 200-300 套,而其他年份正常成交量也多在 100 套以上。
南浦实验中学春晖校区所在片区成交套数为30-40套左右,仅为去年的1/5左右。
尽管比3月份略有起色,但4月份的成交量也不太好看,“现在看房的人多,成交少,且都低于市场价。”专做学区房的中介小徐说到。
如今的学区房市场都快成拼多多了,谁都来砍一刀,一刀下去几十万蒸发,房东又得把价格往下调,“卷的不行了”。
图源网络
更有人预测,国内学区房的红火时期,也就剩下最后2年了。
因为楼市和人口息息相关。从2010年之后的历年人口出生情况看,2016年的时候是个高峰,出生人口有1883万,2016年出生的小孩子,将会在2022年或者2023年上学,因此近两年招生预警多为红色。
但在这之后,出生人口就逐年下降,不仅是温州,很多城市甚至包括一二线大城市,学生数量都会相应减少。
2021年出生人口是1062万,相比2016年高峰期,已经减少了821万人,老龄少子化的社会趋势几成必然。
刚过去的4月底,一则“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5月1日起施行”消息冲上热搜。教育改革又一次成为了全国关注热点。
图源微博话题
取消初中毕业后普职分流,这让更多人可以升入普通高中,减轻义务教育“内卷”;明确本科职业教育,高考后填报志愿的选择将更多;写入本科以上层次职业教育,有助于培养更高技能人才。
“普职分流”背后,更多地是缓解教育焦虑,结合学生个人爱好专长、学业水平、个性特点,做出更为明智的选择,从而达到教育平权的目的。
而在3月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做好普通中小学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除了一直强调的“免试、就近、划片、分配”原则。
图源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文件中:“教育资源不够均衡的地方,积极稳妥推进多校划片,并将热点学校分散划入相应片区,推进片区间优质教育资源大体均衡。”这一描述主要是让教育资源均衡化,坐实多校划片,最终实现教育平权的目的。
很明显,每一次教育改革的背后,可以有很多解读,但底层逻辑之一肯定有教育平权。
适龄孩子减少叠加教育平权,天价学区房尤其老破小的价值回归是毋庸置疑的。
“投资就不要考虑了,自己小孩用过后,如果亏几十万卖掉也值得,就当给孩子买个好点的学位吧。”这是一位家长的真实表白,很有代表性。
热门跟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