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一句话:“看情况”。为什么这么说?原因不外乎以下几点:
1.官大一级压死人,虽说你们二者都有过失,但是工作总结已经呈报上去,那么对于这次工作失误导致的损失惩处是什么?你并没有说出来,那么可能就是无关痛痒的惩罚,否则正常情况下,你不太能只字不提;
2.审时度势,通过此次的工作事故,自己应该清楚且明白上级是一个什么样的领导,也就是说毫无担当,若你有了贡献功劳也会尽数归他,那么你就需要筹划自己的“未来”;
3.自身的筹码,职场不光是一些积极向上向善的正能量,还有不少需要我们学会有“城府”,人家为什么可以出任组长,而我们目下为什么只是基础员工?值得我们去复盘,如果去上大领导不是不可以,但需要权衡利弊,对方是替自己主持公道得罪你的组长?还是袒护你的组长遮掩了事?
上述只是比较尖锐的几点,值得我们自身去思考,其实在职场上,并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顺利”,也不会存在那么多具有担当力的领导,这也就是为什么会存在“28 定律”,因为其中 80%的领导并不具备所谓的“格局”、“担当”等特质,故剩余 20%的领导就做的很优秀,企业发展的很好。那么我们如何摆脱这种“内卷”?通俗的一句话“看自己”,要反观自己是否具备扭转困局的能力,是目下所处企业深谙伸缩之道?还是去其他公司高就发展?总而言之是需要提升自己,每一次经历的事情都值得我们自己我反思和总结,从而找出“失败”的真正原因,从而从容的去面对,客观的找方法,积极的去改变!这也就是为什么会有“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就是告诉我们,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他一直在变,但我们需要遵循“法则”,积极向上向善的不断修正自我,这样才能给你找到更为合适的定位!
最后,说一句“腹黑”的话,职场上并不缺乏背黑锅,但值得我们考量的是这个黑锅背的值不值得,是不是该“勇于承担”的去背黑锅,还是需要我们“奋力反抗”的“甩锅”?十个字作为不变的参考基准“两利取其中,两害取其轻”。希望这个答案可以帮助到你,如果觉得喜欢或者有用的话就关注我吧,不定期分享自己和身边朋友的真实职场干货经验,愿我们彼此在职场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