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医生,快救救我父亲” 急诊室里一位20多岁的女孩在哭喊着。

只见一位50多岁的男性患者躺在病床上,呼吸急促,烦躁不安,右侧手脚不能活动。

急忙给患者鼻导管吸氧,心电血压监测显示:血压170/100mmHg,血氧饱和度92%。

很快,头颅磁共振发现是“急性大面积脑梗”。

医生拍着家属的肩膀道: “你父亲确诊是脑梗,目前发病只有2小时可以做静脉溶栓治疗”。

家属:“医生请快上治疗,我相信你们”。随后,溶栓药随着血管注入到患者体内。

对于医生来说,注入的是信任;对于家属和患者来说,注入的是希望。

幸运的是,一个小时过去了,患者右侧手脚可以抬离床面,经过后续的药物及康复治疗,还是遗留了轻度肢体功能障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详细了解情况后发现,患者在发病前1周,就频繁出现头晕、手脚麻木,他以为是劳累所致,就没有在意。

结果最后突然出现右侧手脚不能活动,送到医院发现已经是“大面积脑梗”,虽然经过静脉溶栓治疗,效果还不错,但是还是有后遗症的症状。

倘若,他能更早地发现脑梗,更早地治疗,恢复会更好。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魏医生重点提醒:脑梗来袭,并非悄无声息, 身体如果有5个征兆,十有八九是被“脑梗”盯上了,请及早就医

征兆一、流口水

流口水是脑梗即将来临的征兆之一,表现为不自主地向一侧流口水,夜间睡觉时更为明显,甚至被自己的口水呛醒,调整睡姿也不能改善,可伴有口角歪斜、言语不利等表现,这是因为脑供血不足或堵塞,大脑神经对咽喉肌肉的控制力减弱,使得口腔活动不受控制,因此出现流口水的情况。

征兆二、频繁打哈欠

一般脑梗来临之前,先会出现脑供血不足,氧气是依赖血液运输,血流减慢,大脑就会缺氧,就会出现连续不断地打哈欠、犯困的表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征兆三、言语不利

言语不利、说话不清楚是脑梗的典型征兆之一,因大脑语言中枢供血不足,出现舌头发紧,口齿不清,甚至完全不能说话的表现。

征兆四、手脚麻木

手脚麻木是很常见的症状,糖尿病、神经炎、颈腰椎病、周围神经病都会导致麻木,但这些麻木是局部的。

而脑梗患者较为常见的征兆也是麻木,主要表现为一侧整个肢体麻木,有时伴有面部、舌头、口唇麻木,这都是血流不畅,供血不足导致的。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征兆五、头晕头痛

头晕是生活中较为常见的症状,比如感冒、疲劳、血压血糖升高、颈椎病、睡眠障碍也都会引起头晕。

但头晕也是脑梗的征兆之一,因为血流减慢,造成大脑缺血所致,可伴有头痛,视物模糊等,如果在一段时间频繁出现持续头晕头痛,还有行走不稳,就要警惕脑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过了40岁,预防脑梗,养护血管,请做到这3点

一、 合理膳食

多吃蔬菜、水果、坚果和鱼类,尤其深海鱼或鱼油,食用油以菜籽油、玉米油、橄榄油、葵瓜籽油为主,(含有不饱和脂肪,为健康脂肪)

多摄入膳食纤维,比如燕麦、黎麦、杂粮、豆类等。

少吃动物油,比如猪肉、牛肉、人造黄油。

每天保证5种不同的蔬菜和水果的摄入,它们富含钾、叶酸、维生素和抗氧化剂等营养物质,能够预防动脉粥样硬化和脑梗死。

少吃红肉(猪肉、牛肉、羊肉)、加工肉、腌制肉,因为富含大量饱和脂肪、盐分和添加剂,会损伤血管

适量摄入低脂奶制品

远离烟和酒

忠告:建议早晨吃燕麦麸皮粥配鸡蛋,喝牛奶或豆浆;或者晚餐吃燕麦麸皮粥代替米饭、馒头、面条等主食,因为燕麦富含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胆固醇、血糖的水平,减轻动脉粥样硬化,也有助于降低体重。

另外,研究发现“枫烯鲨酸”含有的神经酸能改善脑部疾病,促进神经元的非特异性,防止神经元衰微,而且还具有延年益寿的作用。而且经常服用还可以改善脑梗塞、阿尔茨海默病症、失眠抑郁症等脑部疾病的作用,除此外可以维护保养人脑免受外界危害,提升神经中枢功效,通过促进身体血液的循环流动来提升身体的免疫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二、坚持锻炼

坚持有氧运动,可以提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好的胆固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水平(坏的胆固醇),从而降低脑梗的风险。

推荐每周进行150分钟中等强度的锻炼,以快走、慢跑、骑行、羽毛球、游泳为主。

要注意的是,患心脏病、高血压的人也可适量运动(减少运动时间和强度)对血液循环也有好处。

三、定期体检

这一点很重要,除了年龄、遗传基因不可控之外,导致脑梗的可控的危险因素包括高血压、高血糖、高血脂、心房颤动、肥胖、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吸烟饮酒、鼾症、久坐不动等因素都会导致脑梗的风险增加。大家做体检一定要筛查以上的危险因素,并遵医嘱严格控制,这样可以大大降低脑梗的风险。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结语

脑梗虽可怕,但更可怕的是不预防。通过这篇文章,希望大家能够充分了解脑梗的早期征兆,一旦出现,建议及早就医,并且从平时就开始预防脑梗,快快行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