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人都希望能够生活在没有病痛折磨、没有残酷战争、也没有压迫的天堂里。但就算是看起来完美无缺的天堂生活,也存在着一些潜在的弊端。毕竟,一个环境所能承载的生物容量是一定的。曾经就有人专门通过实验研究过这个问题,这个实验就是著名的25号宇宙实验。

这件事,还要从热爱动物的学者约翰·卡尔霍恩(John B. Calhoun)说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卡尔霍恩(John B. Calhoun)

因为博士论文研究的主题,是挪威大鼠的24小时节律。所以,毕业后约翰·卡尔霍恩也一直从事和大鼠密切相关的工作。1947年时,为了搞清楚老鼠繁殖的终极极限,约翰·卡尔霍恩找邻居盘下了一块不到一千平方米的林地作为实验场地。

之后,便在林地上设置了一个可以让五千只老鼠一起生活的场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卡尔霍恩建设的“第一鼠城”

在这个场所里,老鼠可以做任何事情。唯一的限制就是,四周都有铁网,老鼠们只能在划出的场地活动。约翰·卡尔霍恩把这个环境,命名为“第一鼠城”。

根据目前的研究数据,我们可以知道,按照老鼠的繁殖速度来算,只要条件合适,它们一年365天都可以处在发情期。这样一来,一只母鼠一年就可以产仔6到8胎左右,按每胎5到10只的幼鼠数量来算。加上约翰·卡尔霍恩提供的绝对安全舒适的环境,一公一母两只老鼠,就可以在几个月的时间繁殖上千只幼鼠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约翰·卡尔霍恩预估的老鼠数量变化趋势

但现实里,鼠城的发展不仅没有那么顺利,反而变得有点离奇。最开始,约翰·卡尔霍恩在鼠城里放置了五只怀孕的母鼠但这些身负“创世”使命的母鼠,不仅没有“高产似母猪”,反而鼠群的数量从来没有超过两百只,一直稳定的停留在一百五十只,这远远小于鼠城的最大容量。这次实验,最终只能以失败告终。

但不死心的约翰·卡尔霍恩,在鼠城计划失败了五年后,又一次展开了类似的实验,这次实验被称为25号宇宙实验。这时约翰·卡尔霍恩加入了NIMN(美国国家心理健康部),可以利用更好的条件设计更完美的鼠城实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当时,约翰·卡尔霍恩和自己的小团队,重新设计和改良了老鼠的实验栖息地。其中有个方形的场地,特别出名。

这个场地,整体长约4.5米宽约3米,被电网分成了四个区域。但每个区域并不是完全分离的,它们之间有三座小桥。这样一来,除了第一区域和第四区域外,其它区域都是彼此联通的。甚至还有一个多层的“公寓”,老鼠们可以利用螺旋楼梯出入哪里。每个区域,都配备了无限的食物和水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号宇宙实验里最出名的方形场地

第一批入住这里的“居民”,是32只公母数量各占一半的老鼠,而且都是达到性成熟的老鼠。根据实验设想,栖息地的老鼠经过快速繁殖后,会在短时间内就超过栖息地的极限容量40只。

但超过40只后,实验并不会停止,约翰·卡尔霍恩会让老鼠继续繁殖到80只,然后观察它们的变化。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验刚开始的时候,母鼠平均分布在四个区域。但随着公鼠之间打斗的结束,获胜的公鼠占有了更多的母鼠,输掉的公鼠们只能在夹缝中生存,每天过着东躲西藏的生活。

最终,第二区域和第三区域这两个中间地带聚集了大量的低等公鼠,而第一区域和第四区域则变成了高等公鼠的所有地和“后宫”。只有极少部分示弱的低等公鼠,可以被容忍在高等公鼠的所有地生存。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奇怪的事情出现了。即便是孤男寡女共处一室,低等公鼠也不再试图和母鼠交配。相反的,一些低等公鼠会尝试和高等公鼠交配,对此,高等公鼠也并不会拒绝。

经过观察后,约翰·卡尔霍恩将表现出不同行为的低等公鼠,分成了以下三种类型。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第一种低等公鼠被称为泛性恋。这种公鼠不参与社会地位的争夺,但不分年龄性别和亲缘关系,会和所有老鼠交配。但是因为母鼠长期被高等公鼠霸占着,所以这类低等公鼠通常只能选择和同性进行交配。

第二种低等公鼠被称为梦游者。它们行动缓慢,既不参与社交活动,也不和其它老鼠互动。但身上从来没有打斗痕迹,外表看起来光鲜亮丽。

第三种低等公鼠被称为探索者。这类低等公鼠也是泛性恋的一种,但是它们就算受到高等公鼠的攻击,也会发疯似地追求发情的雌性,可以说是行为最极端的一类。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除此之外,约翰·卡尔霍恩还观察到,随着时间的增加老鼠之间的社交行为变得更加频繁了,它们更喜欢扎堆进食。这样一来,导致母鼠照顾幼鼠的行为被打乱,因此疏于对幼鼠的照顾,这非常不利于鼠群的繁衍。

随着实验接近后期,新的问题也逐渐出现。由于在封闭的空间内,母鼠时时刻刻都在遭受公鼠的强暴。又因为啮齿类动物受到雄性激素影响的时候,普遍会有杀婴的行为。所以幼鼠的死亡率高达96%,空间里鼠群的繁殖几乎停滞。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同时,因为25号宇宙里的小老鼠数量太多,没办法找新的领地的公鼠们,就被孤立了起来。因此,它们不仅没有了和其它小老鼠接触的想法,还会因为被打扰就立马发起攻击。这一情况的出现,直接影响到了老鼠的受孕率和后代的存活率。这一现象发展到最后,幼鼠的数量便不再增加了。

预测到25号宇宙里的鼠群会走向灭亡后,约翰·卡尔霍恩终止了实验。但刚开始的时候,他还抱有一丝希望。重新选择了最健康的四只公鼠和母鼠,企图重建种群。但这四只老鼠的后代,都没能活到断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后来,约翰·卡尔霍恩将实验里的一些设施进行了调整,比如说改变食物种类、最开始的种群规模等后,重新进行了多次实验。但最终结果无一例外,所有的鼠群都走向了灭亡。

明明是最适合生存的地方,为什么25号宇宙里的鼠群不仅没能完成最大限度的繁衍,反而走向灭亡了呢?

达尔文在其《生物进化论》中提到,生物进化是根据环境的演变而进行的。为了适应环境,生物会选择改变进化自身的条件,通过减少自身不必要的技能和其它能力,来增加存活能力。这样一来,生物和环境之间会变成一种相辅相成的关系,而不是固定的生活在一个一直不变的世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在自然界中,为了保持生物稳定性,又衍生出了一条闭合的生物链。以此解决生活进化过程中,环境压力不断减弱的问题,来达到相互制衡的目的。这样一来,自然界中就不会出现某种特别猖狂的生物。

25号宇宙实验则打破了这种平衡,所以才会出现毁灭性现象。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5号宇宙中老鼠的行为,和一些特殊场景中人类的行为是非常相似的。比如说,监狱这种密闭的环境里会有霸凌、帮派冲突等等。虽然老鼠的命运不能代表人类,但我们需要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不可能出现一个满足所有人类需求的,天堂般的环境。

作者:香菜不香 初审:许墨元 校稿编辑:小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