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学家研究癌症60余年,对肿瘤有独特的见解

提起孙燕院士,相信大家并不陌生,孙燕院士是中国工程院院士临床肿瘤学家,毕业于燕京大学的孙燕成功获得学士学位。

孙燕院士常年致力于肿瘤科研工作,先后获得国家癌症中心国家新药临床研究中心主任的头衔,还曾前往美国抗肿瘤中心工作,对预防肿瘤抵抗肿瘤有着自己独有的研究和见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孙院士曾自信地说:如果我身上出现了什么健康问题,那么多半都是早期的,是可以有效控制的,因为我一直坚信一个思想:“预防比治疗好,早期治疗比晚期治疗好”

在公开采访中,他分享过一些抗癌防癌的忠告,今天就想分享给大家。

孙燕院士坦言:不想癌细胞活跃,避开这6种东西

【1】加工肉

同样被证实有致癌性的食物包括加工肉,经10个国家22个专家800多份相关研究证实,人类患结直肠癌可能与经常食用加工肉制品有关,专家表示,只需一两加工肉,患癌的可能性增加18%。

这些加工肉制品主要包括以猪、牛、羊肉为主要成分的,如热狗肠、火腿、熏肉、牛肉干等食品,也涉及肉罐头、肉制酱汁或配料。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香烟

不少癌症患者都是在患癌后,我一再劝诫才把烟戒了,可是我常在想,如果一开始就不抽烟,可能就不需要到医院来了。

香烟中含尼古丁、焦油等多种致癌物,抽得越多,得癌几率越大,尤其是肺癌、肠癌、宫颈癌等多种癌症。所以想要预防癌症,就要严格控烟,就是控制酒驾那样。

【3】药物

生病后大多数人都会通过服药治疗,用药期间,除了病情能得到抑制外,也会对人体造成一些不良影响,例如引发各种身体不适现象。盲目用药,容易进一步加重问题,还可能引起其他并发症。

是药三分毒,不在医生指导下擅自长时间使用某种药物,有可能会造成某种癌症出现,因此在这里提醒大家,药物治癌是真实存在的事情,大家应该放在心上,不要忽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4】生气

在癌症的发病因素当中,除了遗传因素的影响之外,环境的因素对于癌症的发生也有重要的作用,在环境因素当中就包含不良情绪的因素的影响,比如经常处于生气的状态。

处在烦躁不安、焦虑、抑郁等不良状态和情绪当中,就会对整个的免疫功能造成一定的影响,如果这样状态持续,病人的睡眠、生活规律、饮食规律都可能会受到一定的影响。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之下,患有癌症的几率就会比情绪正常的人要高一些。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辐射

辐射暴露主要包括电离辐射和紫外线辐射,它们都属于物理性致癌因素,具体来说就是X射线、伽玛射线等电磁辐射以及质子、a粒子、重离子等放射性粒子产生的粒子辐射,以及太阳光的紫外线照射。

长期暴露于自然界以及医学和生活中的各种来源的电离辐射,可以引起各种癌症。

【6】肥胖

过度肥胖会滋生诸多疾病也是致癌的罪魁祸首之一,据调查我国有超过一半的人口均为身材肥胖者,长期久坐不运动,身材过度肥胖会影响血液循环,导致体内的垃圾毒素无法及时代谢出去,会给癌细胞充分的分裂时间诱发恶性肿瘤。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抗癌小建议:

——均衡健康饮食

很多疾病都是从不健康的饮食习惯开始的,所以平时一定要多注意,少吃一些油炸烧烤类的东西,包括一些隔夜的饭菜,发霉的东西,都要警惕,毕竟病从口入。

减少热量,糖分脂肪,盐分的摄入,平时多吃新鲜的蔬菜水果,这样不仅有助于维持体重,同时也可以更好地避免了一些潜在的疾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适当锻炼

想要锻炼有很多方法,比如学校的操场,小区的空地,甚至房间里,只要你想,其实有很多方法。

建议大家可以每天坚持走步,老少皆宜,体力好的就跑跑,体力比较弱的就尝试快走,快走的话按照每分钟130步为目标,心跳一分钟120次,可以循序渐进的完成,千万不要做一个“死在嘴上,懒在腿上”的人。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保持乐观心态

好的心态是预防和抗击癌症,甚至一切疾病的良药,积极的态度会让你保持正常、合理的生活状态。学会保持乐观情绪,振作精神,善于自我安慰,自我解脱,避免急躁、暴怒或郁郁寡欢。

其实,癌症是可防可控的,重要的是提高防范意识,掌握防癌方法,一旦确诊癌症,我们也要科学看待,避免陷入抗癌误区。你觉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