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嘛召/广化寺 内蒙古土默特毕克齐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喇嘛洞召,因“喇嘛洞”而得名。喇嘛洞,喇嘛洞召,是内蒙古土默特著名的召庙之一也是较早兴建的一座喇嘛教召庙。喇嘛洞召是土默特地区喇嘛教发祥地之一。

清朝顺治十五年(1658年),在银洞山下扩建该寺殿堂。康熙五十八年(1719年)、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扩建。乾隆四十九年(1784年),清廷赐寺名“广化寺”。

喇嘛洞召三面环山,南面为宽阔的洞沟,由前寺及后寺组成。前寺4重,有天王殿3间,供奉4大天王; 大经堂49间,楼2层,计7楹;大殿25间,供奉弥勒佛,殿前悬挂蒙、汉、满、藏四种文字镌刻的金字“广化寺”匾额。 二殿为欢喜佛殿,东西八角楼供奉十八罗汉和观音菩萨。 另有阎罗君殿7间。各殿佛像均以黄铜制成,工艺高超,栩栩如生。 后寺建在山腰上,凿山为洞,建楼3层,称“钯洞”,塑有全寺最大的坐佛。洞前石阶共124级,召院西北有石塔数座。

喇嘛召俗称喇嘛洞,位于呼和浩特西呼包公路(呼和浩特–包头)34公里处,土默特左旗毕克齐镇北部大青山山中,距毕克齐镇七公里。喇嘛洞召三面环山,东有铜山横亘,西面狮山昂首,中间奇峰突起;寺前山泉淙淙潺潺,逶迤蛇行,寺后白云缭绕,祥光笼照;两旁苍松翠柏,怪石嶙峋;整个寺庙依山傍水,景色宜人,加上山风习习、野香缕缕,更显得佛地生辉,犹如仙境。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革命时期,内蒙古第一批共产党人乌兰夫、云润、康根成、佛鼎、贾力更、李森、勇夫等革命者都曾以喇嘛洞为掩护,在这里开展革命活动与斗争。

抗日战争期间中共绥远省委、蒙古工委、八路军120师独立(绥察)二支队、白如冰、于占彪、贾力更、李森、勇夫、杨植霖、宁德青、白成铭、王弼臣、高凤英、徐秉智、彭光华、奇峻山等抗日领导者和抗战力量都曾依托在这里指挥与布置抗日斗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蒙古抗日游击队成立地遗址喇嘛洞东山坡

---内蒙古党史网

蒙古抗日游击队成立地遗址位于呼和浩特市土默特左旗察素齐镇西沟村红沙口至大青山喇嘛洞东山坡腹地。
蒙古抗日游击队成立地遗址喇嘛洞东山坡 1939年深秋,中共绥远省委委员、中共土默特旗蒙古工委书记贾力更在大青山喇嘛洞东山坡召开蒙古抗日游击队成立会议,决定李森任队长,贾力更兼任指导员;起初,游击队由10多名蒙古族青年农民组成,在贾力更、李森­的领导下,经­过宣传动员,队伍迅速扩大到60多名。

1940年,高凤英任队长,徐秉智、彭光华、奇峻山先后任指导员。这支游击队经常活动在察素齐镇西沟村山势险峻、沟壑纵深的红沙口至大青山腹地,进行了颇有声势的抗日武装斗争。如捣毁萨拉齐镇缸房营子天主教堂土匪窝,在讨合齐村智擒日军小队长小野,在耿家营村夜夺伪蒙古军军马;与和林格尔游击队一起,长途奔袭一间房子村消灭伪军骑兵团一部;与其他游击队配合袭击了归绥县一区忠义乡保甲团。蒙古游击队在抗日游击战争中成长起来,以后编入了大青山骑兵支队,成为八路军正规的抗日武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土默特喇嘛洞召现存一级古树(树龄500年以上)10株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