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通过根域限制、单轴延伸、双膜覆盖、生物秸秆填埋等一系列技术革新,把灵武长枣成熟时间由过去的8月份提前到现在的4月份,成为全国最早上市的长枣。如今设施长枣的经济效益大大提高,达到了露地长枣的10余倍,这其中,离不开技术人员对长枣种植技术的不断探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5月初夏,我市良繁场千亩设施长枣基地设施大棚内的长枣已经挂满枝头,颗颗色艳肉厚,长势喜人,其中根域限制栽培的长枣更是脆甜美味可口,已销往区内外。灵武长枣销售季节不断延长,补齐了全年营销产业链短板,一年四季几乎都可以品尝到灵武长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两年,我们对技术科技培训比较重视,通过万仲武副场长在良繁场的科技示范带动作用和引领下,越来越多的枣农开始发展设施长枣,不同模式的设施栽培面积达到了1200亩。”市自然资源局林业果树技术推广服务中心副主任王贵云说,目前“移动式根域栽培”技术也正在逐步推广中。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有政策支持还有技术指导,我市林业果树技术专家们一年四季都会针对枣树的不同成长阶段,深入田间地头进行技术指导,开展长枣种植各环节培训。还建立了设施栽培技术服务群,将专家和枣农建立起面对面的平台,实时沟通交流,现在的长枣亩产量提高了,品质也得到枣农和市场的认可。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遇到难以解决的问题,种植户就把照片发到群里向专家咨询,通常专家根据图片分析会立即给出答复,如果遇到复杂问题,专家还会到现场实地进行指导。”王贵云说,专家的做法得到了老百姓的好评,长枣种植技术得到有效普及和推广。

不仅如此,我市还通过与宁夏等区内外各大院校进行合作、聘请专家学者,为长枣棚体提升、绿色防控、光温调控等方面进行科技指导,补齐了灵武长枣全年营销产业链短板,长枣品质和产量正在逐年提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记者:陈锐王思睿

本期编辑:张雅玮

责任编辑:陈晓霞

审核:赵贵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