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开车系好安全带,骑车得戴头盔,这是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总结出的重要安全准则,属于基础防护手段。

与身份地位无关,任何人都可以体验这种保命级的仪式感,运气好的话还能从中发现一些世界的隐藏要素。

社会不断发展,人就一直在路上,你永远不知道会在途中偶遇什么样的先锋理念。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款纯白色方形零防护功能概念头盔

很难说有多少狠人把搞艺术的苦心投入这个领域,他们明白只有将生活感悟埋进创作的土壤里,才能生出足够纯粹的果实。

不屑于花哨的理念,技巧显得多余,同时从根本上抛弃了实用性,剩下的只有对自己精神世界的表达。

能达到这种等级的骑士,对产品设计的理解早已突破概念禁锢,搞出来的全是充满现实主义的梦幻单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深入泥土的创作理念为作品赋予观感上的穿透力,没有造作也没有虚伪,就像是某种生活态度的延伸。

有人表示自己当时理解了百家争鸣时代所象征的多元意义,并且第一次感受到无数实质般的思想结晶。

它们形态难以捉摸,但又有迹可循,可能会具象成泡沫箱,也可能是塑料袋,是水管弯头,或者是一张顶在头上的板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衢州常山交警遇到过一位打破物种隔阂的隐士,当看到他顶着装鱼的脸盆从远处骑行过来,一般人很难不被这种智慧触动。

大哥解释说自己是卖鱼的,因为没头盔,就顺手拿了一个摊位上称鱼的脸盆代替,很显然还顺手在上面制作了一根用来固定的带子。

阅历造就升华,一旦重新解构对立统一的秘密,调转视角,人跟鱼就都能装进盆里,发散出去,能戴上的东西都算头盔。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交警同志的眼神中已经能读出很多信息

因地制宜,随取随用,这是打造唯心主义头盔的底层逻辑,他们从不认死理。

有人曾对一个印有小猪佩奇的桶进行再创作,交警刚看到时还以为他戴了个圣诞帽。

在他的自述中,由于急着出门,又怕不戴头盔被罚,就在家随便找了个包装桶,还特意把桶的提手勒在脖子上,感觉应该不会被发现。

但最终还是没法通过宿命的试炼,没走几个路口就被逮住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民警对该男子提出批评并暂扣车辆,男子家人送来安全头盔后,对其放行”

也有一些创作者喜欢从厨房里找灵感,这部分应该都是志在把日子过出滋味的生活专家。

他们知道怎么调和心境与外界之间的冲突,不论炊具还是食物都能带来安稳,平平淡淡是真,有吃有喝是真,有锅有盆也是真。

外表虽然有点潦草,内核却饱含真谛,头上扣一个电饭锅内胆,扣住的都是自己对富足的期盼。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304食品级不锈钢盔

他们说世界观保持朴素,就不会误入空中楼阁,这样才能坦然应对一些突发状况。

每位踏出这一步的骑士,都掌握类似的法门,又各自走了不同路线,得益于对周边环境的细致观察,他们主动铲除所有分别,开启的是万法归宗的新局面。

劈柴担水无非妙道,至于能不能观得妙处,就要看悟性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万物的终点是不是走向消亡我不知道,但很有可能是变成头盔。”

“路上见到他们的时候,我思考了几秒才反应过来,那个人的头上是个水瓢。”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上次看到这个造型还是植物大战僵尸里的疯狂戴夫

深入了这种语境,就将解锁更多物体的另一种使用方法,思维不再僵硬,道路就越走越宽了。

只是有时候多少会给同路人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迷惑感。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我猜应该是实在没地方拿,才套在头上的吧”

有人在家具的领域里深耕,也有人更愿意遵循大自然的指引,讲究的就是一个新鲜。

比如海南拥有过一位柚子骑士,她曾经在三亚潮见桥上偶然被人拍到,之后再次隐匿于人海中,只留下了一个传奇背影。

“当时她好像挺注意形象的,边骑边用手按头上的柚子皮,生怕掉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海南特产很多,柚子的稳定性还是不如椰子

也许是为了追求头盔的美观,同时保证高性价比,这类狠人一般都会选择应季水果。

尤其是在夏天,最好附带主动降温功能,就像西瓜,足够便宜,买一个切开能吃,吃完能给两个人戴。

只需要花一份钱,就能得到三种消费体验,毕竟还会收获一次与交警同志的亲密接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某种程度上说,你可以从这里面解读出一点华山论剑的意思,凡是能参与进去的就已经算是高手了。

其中更进一步的大师早就超脱了“戴”的范畴,进入了“顶”的境界。

2019年,安徽六安交警抓住了一名不戴头盔,头顶茶杯还骑着电动车的男子,对其罚款250元,扣4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一年后他再次被六安交警抓住,再次被罚了250元加4分。

面对媒体镜头,该男子透露自己是为了纠正含肩驼背的毛病才顶的,平时走路也会顶着,十几年下来背确实不驼了,但顶茶杯上瘾了,不顶就难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以前我在六安上学时见过他,拐弯稳得很,茶杯一动不动”

有人说他们似乎共同构建出了一个平行世界,给马路增添大量魔幻气息,作品都极具表现主义的色彩。

当然,除此之外也有其他共同点,就是他们可能都被罚过款。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注意,骑摩托车也不能戴西瓜

根据媒体报道,摩托车头盔最早起源于1914年的英国,当时Brooklands赛道上几乎每两周就有一位车手头部受伤,因此医生Eric Gardner才开始着手研发。

起初这种护具并不受重视,还遭受过一些谴责,而现在已经有无数案例证明了它的重要性。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关键时刻真能救命

在经过漫长的发展和对大量事故的研究之后,如今它全面与安全挂钩,电动车也跟它完成了捆绑。

要知道有时它的应用范围甚至都不止是人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2021年1月30日,浙江东阳交警在街头逮到了不戴头盔驾驶电动车的猪八戒一名。

即便是在看到交警的瞬间就意识到了不妙,但因为头太大,头盔怎么也戴不进去,净坛使者当场被罚了20块钱。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那时他刚参加完商场的活动,抱着一定的侥幸心理,准备偷偷骑回家,结果半路就落了法网。

执勤民警对他进行了批评教育,他也表示认识到了自己的错误。

只是在缴纳罚款的时候,他应该还不知道,其实猴哥早就戴上了。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