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城步苗族自治县,隶属于湖南省宝庆邵阳,是中国五个苗族自治县之一。众所周知,苗族、侗族、瑶族是城步地区的主要民族,而这些民族又都是能歌善舞的民族,现在有许多耳熟能详的民歌、喜闻乐见的舞蹈都源自这几个美丽的民族。城步地区是一个典型的能歌善舞的地方,从音乐来说,上世纪50年代到60年代,白诚仁 先生创作的《挑担茶叶上北京》、《金谷丰收我出嫁》等影响深远的歌曲就是根据城步的原始民歌《嫁女歌》、《贺郎歌》、《一心要嫁种田郎》的基本音调编创而成的。城步除了有悦耳的音乐,城步还有“舞蹈之乡”的雅称,据《城步县志》的记载,城步各民族中蕴藏的民间舞蹈非常多,形式也是多种多样,统计有40多种。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苗族舞蹈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步南山牧场

城步当地民间习俗舞蹈有芦笙舞、长鼓舞、蚌壳舞、采茶舞、摇摇舞、龙舞、狮舞等。宗教祭祀舞蹈有庆鼓堂、打山魈、庆娘娘 等,此外城步还有许多民间小调舞蹈。关于城步的民俗文化、历史沿革、名人志等,建议大家找笔者分享一下《城步县志》,《城步县志》是新中国成立以后由官方编制的第一版《城步县志》,里面有非常丰富的资料包括许多难得一见的历史照片,对想了解城步文化的朋友来说,很值得仔细研究。今天笔者就带大家来了解城步地区非常有名的六支舞蹈,欢迎大家补充和雅正。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笔者有《城步县志》可以分享给大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步县城

芦笙

城步地区的芦笙舞是清代乾隆年间从贵州传入城步苗乡侗寨的。芦笙舞经常在上元节、中秋节等民俗节日进行表演,表演的时候人数没有明确的限制,男子边吹边舞,女子边唱边跳,舞蹈动作有摇摆、旋转、矮步、进步、退步等。苗族的芦笙舞以热情奔放最为见长,侗族芦笙舞蹈以细腻优美见长。跳芦笙舞有时候是为了纪念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或者是表示祝贺恭喜,或者是为了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主要在城步的岩寨、五团、蓬洞、白毛坪等地流行。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步芦笙舞

长鼓舞

长鼓舞

城步的长鼓舞是为了纪念盘王和庆贺丰收的舞蹈。鼓长2.5尺,两头粗,中间细,成喇叭型,两端蒙着兽皮,扣鼓成声。每逢喜庆的日子,瑶民就会跨着长鼓起舞。表演形式有男子对舞和二男二女合舞 2种表演形式。舞者各占一方,交错起舞,边击边跳,以为伴奏,动作非常敏捷而队形对称。击鼓的方法有文武之分,文者柔和、武者粗猛。动作模仿生产劳动和生活的情景,据统计总共有72套。流行于城步的白毛坪、蓬洞等地。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瑶族的长鼓舞

摇摇舞

摇摇舞

摇摇舞流行于城步的岩寨乡侗族村寨,侗家叫“嘎友”,是侗族人民喜爱的一种群体性歌舞。每逢传统节日,特别是半年节和中秋节,侗民聚集在鼓楼坪里跳摇摇舞,男女老少都可以参加。表演的时候手拉手、肩并肩,或者牵着衣角围成大圆圈,来回转动,场面气氛非常热烈,队形变化多样。这时候或者会以问答的方式去对唱盘歌,或者一个人领唱众人伴唱叙事抒情。女的以唱歌和表演摇摆的动作为主,男的则以吹芦笙和跳舞为主,悠扬的芦笙音韵与婉转的女声歌唱融为一体,娓娓动听。演唱全用侗语,既叙述了侗族祖先的来历和民族的迁徙过程,又赞颂侗乡山寨大自然的美景,并表达侗民的生活情趣。成年男女常在摇摇舞中传爱播情。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侗族多嘎舞

打山魈

打山魈

“打山魈”是巫师在“还愿”时表演的舞蹈。表演的时候由“觋毕”二人扮成一男一女,男角穿青色长道袍,头扎英雄帕,腰上系着围带。女的穿大襟便衣,头缠包头,腰围短裙,都以觋刀、牌带、花棍为道具,模仿生产中的上山、砍木、挖土、播种等劳动动作,在堂屋里载歌载舞。人物对白滑稽诙谐,伴奏音乐非常有特色,表演具有非常浓厚的生活气息。主要流行于城步的白毛坪、兰蓉、蓬洞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打山魈“表演

庆鼓堂

庆鼓堂

苗语称“打鼓堕”,又叫“庆庙”,或者“过苗年”。是苗族人民祈求祖先、社公等神灵保佑生产丰收而每年的农历二月逢卯日到庙堂里去“许愿”,十月逢亥日到庙堂“还愿”的祭祖的文化活动。规则是一年一小庆,三年一大庆。表演时由12名能歌善舞的男性青壮年分别扮演庙师、迷魂师、开路师等角色。程序分请神、庆神、送神三个阶段。道白、歌唱都用的是苗语,表演形式以组舞的形式,模拟生产劳动动作和飞禽走兽的形态,以蹲、摆、跃、晃的动律,融合了声、乐、歌、舞、器为一体,杂以驱鬼镇邪之类的即兴动作,妙趣横生,颇为壮观。主要流行于城步的蓬洞、兰蓉、白毛坪一带。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城步庆鼓堂表演

采茶舞

采茶舞

采茶舞又叫“采茶灯”,是兰蓉、清源地区瑶族人民反映在采茶过程中抒发和交流感情的歌舞活动。每逢风俗节日及正月初四到元宵节的晚上,由12到20位美丽的姑娘身着盛装,一手拿块小手帕,一手提盏小花灯,在堂屋里或者场坪上载歌载舞。表演动作幅度较小,挥动手巾,轻晃花灯,走半“十”字步和转身“十”字步。队形变化比较规范,在音乐伴奏声中先走圆圈,再走“8”字型。表演“倒采茶”时往后退,走半“十”字步,边唱边走“穿四门”。最后以走“双龙出洞”和“龙摆尾”退场。采茶舞音乐属小调,优美动听,伴奏乐器有二胡、笛子、锣鼓等。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采茶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