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手机好还是iPhone好,一直以来在用户群中被广泛讨论。甚至在科技数码圈中,还划分出了安卓粉和果粉两个阵营。在这些争论中,iOS和Android这两大操作系统往往会成为大众讨论的焦点。将每一次讨论抽丝剥茧会发现,最后两派人群讨论的问题,其实只有一个:开放好,还是封闭好。

如果从市场份额的角度来看,以操作系统开源著称的Android,占据了超过三分之二的市场份额,毫无疑问是开放好。但是最近几年以来,封闭系统iOS的增长势头却越来越大。

近日,据市场研究机构StockApps给出的数据显示,过去5年来,Android市占率下降8%,而苹果的iOS市占率却增长约6%。报告还指出,2018年Android拿下了77.32%有史以来最高的市占率,但截至2022年1月,市占率却下降至69.74%。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乔布斯推出iPhone选择搭载封闭的iOS,谷歌开源安卓系统以来,开放还是封闭,一直是业界争论的焦点。但是从以上这个统计结果来看,似乎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倒向iOS。为什么会出现这个现象?安卓和iOS,究竟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iOS和Android的相爱相杀

回顾iOS和Android的历史会发现,目前这两大操作系统,其实自从诞生之初,就已有纠葛。

2003年10月,Andy Rubin等人创建公司,开发Android。22个月后,谷歌以4000万美元收购了该公司。

2007年1月9日,苹果公司在Macworld展览会上,和初代iPhone一起,发布了iOS的初始版本。当时乔布斯称之为「iPhone runs OS X」,后来被重命名为「iPhone OS」。

2007年11月5日,谷歌正式向外界展示了这款名为Android的操作系统,并且在同一天宣布建立一个由34家手机制造商、软件开发商、电信运营商以及芯片制造商等业界组织共同成立开放手持设备联盟。

有意思的是,在苹果秘密研发iPhone到推出这段时间,谷歌公司CEO埃里克·施密特是苹果的董事会成员。所以谷歌收购安卓是不是受到iPhone的影响,这很难解释清楚。因而当HTC推出了第一款搭载Android系统的智能手机HTC G1时,乔布斯觉得自己受到了背叛,他在苹果的起诉书中说:「谷歌,你他妈的抄袭了iPhone,完全抄袭了我们。」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乔布斯直言:这是偷窃。如果有必要,就算用尽最后一口气,花光苹果账户上的400亿美元,我也要纠正这个错误。我要摧毁安卓,因为它是偷来的产品。我愿意为此发动核战争。他们怕得要死,因为他们知道自己有罪。除了搜索引擎,谷歌的产品——包括安卓和Google Docs——都是狗屎。

从此以后,谷歌和苹果结下了梁子。就在去年,为锁定苹果设备默认搜索引擎,谷歌支付的费用高达150亿美元。

初代iPhone毕竟是现在智能手机的始祖,所以HTC推出首款安卓手机G1,其实在多点触控、滑动解锁、通过双触点滑动进行缩放等方面,和iPhone的操作基本差不多。而这些相似的功能点,本质上都是通过操作系统安卓来实现的。所以乔布斯有这个反应其实很合理。

主导

虽然第一代推出的安卓系统受到了消费者的热烈欢迎,但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安卓系统没有iOS好用,逐渐成为消费者的默认认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安卓从模仿到超越

从iOS 5到iOS 7,苹果陆续整合了语音助手Siri、数据共享服务iCloud、Touch ID等超前功能,并且UI风格也逐渐向扁平化发展。

而此时的安卓推出了备受诟病的Android 4.0。当时谷歌为了针对良莠不齐的手机品牌做适配优化,花了很大功夫放在底层改造上面,比如优化系统速度、重新设计窗口生命周期等等。但是与此同时,系统的各种bug也随之而来。那一年是2011年,而小米也趁机针对中国市场推出了更好的MIUI系统,并因此大受欢迎。

随着各种安卓定制系统的出现,市面上的Android系统和iOS越来越像。一开始,iOS在乔老爷子的掌控之下,坚持拟物风格,模仿日常生活中的器具的按钮,无论是界面排布还是图标和按钮设计,都尝试还原真实性。这样的拟物风格,毫无疑问对于消费者接受初代iPhone这样的新事物来说,无疑具有很好的引导作用。

不过,在乔老爷子过世之后,苹果开始转变iOS的设计风格,从iOS 7开始,风格转向扁平化设计。iOS的图标引导效果弱化了很多,当时大量消费者接受不了,因而备受质疑和批评。但是,仅仅过了几年后,不仅苹果自己在扁平化的UI风格上蒙头狂奔,而且一直以来亦步亦趋的安卓定制系统们,也纷纷倒戈扁平化设计。到现在,扁平设计已然是移动操作系统和PC系列的主流。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从这段历史中,我们也不难看出iOS在操作系统上引领者的角色。不过,从2014年以来,随着安卓系统,特别是国产定制系统的大踏步改进,不仅UI设计上逐渐演变出了自己的风格,而且安卓厂商结合硬件上创新,推出了很多iPhone所没有的玩法,比如说屏幕指纹识别、压力感应、红外遥控等等。

直到现在,安卓手机上早已实现的通话录音、长截屏、小窗模式以及应用双开等功能,iOS仍然尚未提供相应的功能。

开放还是封闭,哪个更好?

前文中,乔布斯和谷歌CEO施密特那场争端的背后,其实有着更深刻的问题:谷歌将安卓作为一个「开放」的平台,各个硬件制造商都可以在自己的手机和平板电脑上免费使用它的源代码。乔布斯则固执地信奉苹果应该将其操作系统与硬件封闭地整合起来。作为一个完美主义者,乔布斯认为只有将所有影响消费者体验的环节,都掌握在自己的手里,才能给用户提供完美的使用体验。

按照这种端到端控制的理念,我们就能很容易理解苹果的各种布局,封闭的硬件系统(从初代iPhone开始不支持拆卸电池并且充电线是专用的lighting等)+封闭的软件系统(只从自家的App Store安装软件的iOS系统)+线下直营店等一系列布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自从互联网诞生以来,开放好,还是封闭好,就一直被讨论,至今仍未有结论。以智能手机这个领域为例,苹果是坚定的「封闭主义」,硬件、操作系统和应用分发的权力,都牢牢掌握在自己手里。而谷歌却是坚定的开放者。不仅打造的操作系统开源给其他厂商使用,任由厂商进行各种魔改,而且软件也能自由进行安装。

可以说,iOS和安卓就是封闭系统和开放系统最为显著的代表。从系统论的角度来说,开放的安卓操作系统相比封闭的iOS来说,能够将失误分散化,更有弹性、抗压能力更强,而且自由开放也使得生态系统更为多样。而封闭系统就比较脆弱,一旦某一个方面搞砸了,就面临着全线崩盘。而苹果之所以能够凭借封闭的系统取胜,原因在于苹果拥有乔布斯这样的天才人物。你的眼光和设计越是出众,你就越有资格走封闭路线。

从这个角度来看,除了少数极客数码群体外,普通消费者是不在乎封闭还是开放的,不管白猫黑猫,能够带来良好使用体验的系统就是消费者的心头好。这其实也从智能手机的演进中看得出来。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比如说,iOS系统越狱曾经是一种使用iPhone的主流方式,但是在今天我们很少再看到越狱的iPhone了。这是因为苹果也在吸收安卓系统的优点,让iOS变得越来越好用。而安卓系统,也慢慢向封闭发展。不仅对于应用自启动、隐私安全等管控得更厉害,而且绝大部分主流用户安装APP的方式,也开始集中在Google Play或者国产手机的应用商店中。

一定程度上来说,市场份额变动是消费者用脚投票的结果。从过去五年iOS和安卓这个市场份额变动情况来看,iOS的体验明显要更胜一筹。不过,如今安卓系统特别是国产定制系统也在迎头赶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