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题目】

夏天乘坐地铁时,有的人嫌温度太高觉得热,有的人嫌温度很低觉得冷。于是,北京地铁实行冷暖车厢,推出车厢试行强冷、弱冷分区设置。强冷车厢温度设置在23℃或24℃,弱冷车厢温度设为26℃或27℃,分别为标注为蓝色和绿色。此举满足不同乘客的出行要求,受到了市民的好评。请谈谈这一做法对你未来工作的启示。

(2019年10月19日江苏泰州市高港区事业单位面试题)

【作答参考】

北京地铁车厢“同车不同温”的设计是贴近民生的创新之举,更是公共服务未来探索与发展的样本。这一温暖人心的举措给了我以下几方面启示:

第一,关注个体感受,公共服务人性化使出行更舒适。日均客流达1230万人次的北京地铁分设不同温度的地铁车厢,这种人性化的举措能够使得更多的乘客享受到更符合自己体质与需求的温度,从而使通勤出行更为舒适,增加乘客幸福感;

第二,满足民众需求,公共服务个性化提升政府形象。“同车不同温”的设计体现了决策者关注民生、满足需求的工作思路,收获了大部分群众的赞美,不仅提升了北京地铁运营方的形象,也改善了群众对当地城建及交通部门的印象;

第三,进行差异管理,公共服务精细化提高服务水平。“同车不同温”的车厢设计关注的是冷暖“小”事,车厢的温度分段设计也非大工程,但这种着手细节小处的做法却是在践行差异化管理的思维。差异化的温度设计也让那些带外套上地铁的怕冷者以及在车厢内汗流浃背的怕热者都能满意,既提升了地铁供冷系统的资源利用率,又提高了公共服务水平。

即便在推行过程中,北京地铁仍然面对着温度控制准确度存疑、群众对特定温度的需求与供给不匹配、推行线路有限等问题,但只要我们能从以下几方面着手、深入践行这些宝贵启示,就能够使北京地铁这个公共服务样本越来越好。

第一,询问需求,做好调整。一方面地铁方工作人员应定期面向乘客开展调研,根据乘客的温度需求、意见建议做好后续的线路增开、温度调整等工作,确保温度需求与供给相匹配;另一方面,要做好温度测试、提升技术水平,在确保车厢温度控制的基础上在其他线路上增设差异车厢。

第二,总结经验,全面推广。一方面要根据乘客需求及季节变化,在吸取现有经验的基础上推广差异供热的冬季地铁车厢;另一方面也应将北京地铁差异供冷车厢的运营经验推广至全国,各地各部门可结合本地实情吸取经验,尝试提供不同温度设置的地铁、高铁等公共服务。

第三,转化思维,持续发力。一方面,根据需求提供更多如女性车厢、非高峰时段老人方可免费乘车、景区公厕分流APP等公共服务;另一方面,政府应发挥主导作用,与市场、社会合作推进公共服务精细化、个性化、人性化,在放松市场的准入门槛的基础上强化监督与治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