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我省将中小学课后服务纳入20项民生实事,但家庙镇早谋划早行动,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为目标,稳步推进该项民生实事实施,全面提升课后服务质量,不断彰显教育事业的民生温度。

及早部署,制定实施方案。为确保课后服务的规范化、制度化、常态化,但家庙镇中心学校2022年春季学期,按照县教育局的统一规定制定了《课后服务方案》《课后服务考核制度》《“双减”工作实施方案》《作业管理制度》等文件,加强制度保障,推动“双减”工作行稳致远。相继召开了课后服务和“双减”布置会、培训会、调研会、推进会,向学生家长发放课后服务致家长一封信,并在家长会上进行了宣讲。

整合资源,构建多彩课后服务。在服务内容上,但家庙镇中心校结合自身实际,在以作业辅导、阅读活动为主的基础上,充分挖掘潜力,拓展课后服务资源,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兴趣小组活动和社团活动等。如球类活动、器乐类活动、科创类活动、棋类活动、绘画类活动等。着力构建学校用心、家长放心、学生开心的课后服务体系。

加强监管,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为实现课后延时服务这项利民惠民工程可持续科学开展,该校还建立定期调度、部门会商等工作机制,就课后服务工作中遇到的难点问题积极协商,共同研讨解决,建立并完善各类工作台账和基础数据库,确保课后服务工作标准化管理、规范化运行。

目前,但家庙镇中心学校参与课后延时服务学生623人,参与率99.20%,参与课后服务教师84人。中心校本部除课后作业辅导课外,开设了足球、乒乓球、音乐、美术、电脑制作、书法等15个兴趣小组,大河厂明德小学开设了7个兴趣小组,团墩小学开设书法、棋类、球类3大类兴趣小组,胡大桥教学点开设了书法和篮球2个兴趣小组。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后活动,学生动手能力增强,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开拓了学生视野,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培养和展示,增强了学生合作和团队意识,促进了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

信息来源:但家庙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