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的C919大飞机项目可谓是捷报频传。根据新华社的报道,在5月14日上午,即将交付东航使用的C919大飞机自上海浦东机场起飞,在飞行的3小时2分钟里,试飞员完成了预定的飞机状态、飞机性能等内容的测试,随后安全降落。

这也是C919系列首架商用机完成试飞,一方面证实了最近一段时间以来C919项目在中国民航局已经取得了使用民用航空产品型号合格证以及生产许可证,另一方面标志着C919在试飞取证与交付准备工作方面迈上了新的台阶。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此前中国商飞总经济吴永良就曾对媒体透露称,C919预计将于2022年内完成交付,而从目前C919测试的进度来看,交付时间表应该没有延后的计划反而有提前的可能。这也就意味着我们很快就能够坐上第一架商用C919大飞机了。

而就在首架C919即将交付的这一关键时间节点上,东航又向商飞砸下了了新的订单,以0.99亿美元的价格增订了四架C919。在当前整体航空工业受疫情影响信心不足的大环境之下,这一笔订单无论是对于商飞还是整个国内航空业来说都是一剂提振信心的猛药。可以预见的是,C919的未来一片光明。

实际上C919项目的成功对于我国整个航空工业的发展来说都意义非凡。其中最为重要的一点,就是打破了欧洲空客与美国波音在大飞机制造领域的垄断。要知道飞机作为高货值进口产品,一直是我国贸易逆差的主要贡献者之一。而迫于空客波音在大型客机制造领域的垄断,国内航空公司不得不花大价钱购买这两家公司的产品。“购机还要看脸色”大大制约了我国航空业的整体发展。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而C919横空出世则是打破了这种垄断。从目前公布的数据来看,C919对比波音以及空客同类型产品上确实能够占据一定价格优势。仅以同规格的空客A320neo系列为例,这一款飞机客舱可设150至180座,与C919的158到168座载员规模相当,根据此前春秋航空与2021年发布的采购数据来看,每架A320neo的采购价约为1.16亿美元。

而东航此次采购C919的价格则是0.99亿美元,即便是考虑到C919初期培训费用以及维护成本相对较高的情况,国产大飞机的性价比仍然要比空客生产的客机高出不少。再者考虑到C919后续实现量产的情况,在研发成本、固定成本进一步摊薄的情况下,未来C919的单价还有继续下探的空间。

未来民用航空市场实现中国商飞、空客、波音三足鼎立的局面已经不再是遥不可及的梦想。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实际上C919的优势也不仅仅局限于价格之上。固然目前C919所采用的LEAP-1C发动机产自美法合资公司,但在包括机翼、机载系统等核心零部件的生产上都是采用了我们自主研发的技术,其中的超临界机翼技术以及复合材料减重技术甚至还要比美欧更为先进。更何况我们自主研发的CJ-1000A发动机也已经完成了验证机的设计工作,预计2025年就能够正式服役。

当然,中国商飞的突破也是空客与波音所不愿看到的。在未来C919正式商用的这一段时间里,其性能、价格、安全性等内容很有可能会遭到别有用心人的恶意攻击与抹黑,值得我们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