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日报报道, 5月10-12日,受江西农业大学、江西省农业产业化企业协会的邀请,乡村振兴产业智库发起人、中国农业大学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研究中心李军教授一行在江西省抚州市、萍乡市、九江市考察调研,并举行了乡村振兴产业发展系列专题讲座,受到农民企业家的欢迎。
李军教授指出,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任务中,其中第一项任务就是加快发展乡村产业,顺应产业发展规律,立足当地特色资源,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壮大。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意见》指出,要支持脱贫地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壮大。《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振兴促进法》也专门就振兴乡村产业问题进行了法律规范。
从当前乡村产业发展的整体来看,特别是就其中的农业及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看,乡村产业发展已整体进入由“基础农产品生产和供给主导,向既重视基础农产品生产和供给,又重视农业农村多功能性产业化和乡村价值深度开发”转化的新阶段。 。 ,增强乡村产品和服务的消费者黏性,扩大消费者队
乡村产业发展形成的产品和服务需要通过流通半径的扩大与更广泛的消费者结合,唯有如此,才能实现产品和服务市场空间扩张和价值增殖。把很远距离的产品销售到城市,实现远在深山的产品与城市居民需求的结合是一种长链化的追求。对小众、特色农产品,也可以将消费者引导到当地来消费,即通过建立短链食品消费体系,扩大产品的消费者,从而实现产品价值增殖。
李军教授指出,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增强其产品市场竞争力,必须适应消费者心理需求的变化,实现由单纯地卖产品向既卖产品也展示产品生产过程的转化。中国已经整体上进入农产品买方市场阶段。这意味着消费者对其消费的农产品有了更多的选择。农民除了要像以往那样卖产品,还要告诉消费者这个产品是怎么生产出来的,以及以这种生产方式产出的产品的质量安全性。对于农产品而言,将卖产品和卖产品生产过程相结合,至少在当下是实现产品价值最大化的重要趋势和规律之一。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