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算是近来难得的好消息了,美俄防长终于进行了一次通话。

据新华网援引美俄两国国防部声明,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与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于5月13日进行了一次长达一小时的通话,双方讨论了包括乌克兰局势在内的国际安全热点问题。

双方均未表现出这次谈话能为俄乌冲突带来什么积极的效果,但无法否认的是,这种沟通本就是一种事情在进步的体现。

俄罗斯发动特别军事行动以来,美俄之间尤其是高层便极少沟通。按照美国方面的说法,这主要是俄罗斯方面对沟通一事表现得缺乏兴趣。

起初莫斯科可能认为,一味地顾虑国际政治可能会让前线战事充满不确定性,不能让政治因素影响军事进程。可后来,战场上的僵持不下让乌军等到了北约的军事援助,俄乌冲突就此进入到战略相持阶段。

如果局势僵持,美俄双方都有必要进行沟通以求改变,避免零和博弈的尴尬局面出现。

对于俄罗斯而言,目前最大的诉求无非就是两点。

第一点,西方需停止对乌的军事援助。

来自北约各国的武器陆续装备到乌军身上,那俄军在前线的推进行动将遭受反击,乌高官所言的七月份发起反攻并非是信口开河。

关键这种援助是长期呈现递增状态的,从单兵武器已经发展到榴弹炮、现代化坦克,如果这些进攻性武器大批运到乌克兰境内,俄罗斯将不得不承担难以想象的巨大代价。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莫斯科好几次呼吁西方停止援助行为,声称这会让乌克兰陷入长时间的战争状态。可大多数乌克兰人想要的,不是一个亲俄的乌克兰政权。

第二点,北约需停止扩张。

这两天芬兰、瑞典表现出积极加入北约的倾向,让普京十分生气。

当时俄罗斯发动军事行动,就对外声称是北约东扩严重威胁俄罗斯的安全状况。现在芬兰这些北欧国家要是加入北约,那普京又该作何反应?

如果打,势必跟北约彻底闹翻,而俄罗斯自身的实力也不允许多线开战。

如果不打,对乌克兰发起的军事行动则丧失了“合理性”。这种区别对待,肯定会让普京在舆论方面自相矛盾。

据观察者网5月14日报道:芬兰总统绍利·尼尼斯托表示,他将亲自给普京通话,说明情况有变。

看得出来,俄乌冲突让芬兰这些国家有一种不安全感,而推动他们做出加入北约的决定。

俄罗斯的要求,西方肯定不会同意,所以矛盾还是会延续下去。问题在于,俄罗斯这次真的是一无所获吗?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纵观俄罗斯的发家史,每场战争都必然要伴随着领土的扩张。现在南奥塞梯和赫尔松先后公布“公投入俄”的时间和意向,看来格鲁吉亚的苦日子怕是又要来了。

最后我们来看一下,美国政府为啥急于同俄罗斯展开沟通?难道仅仅是说一些冠冕堂皇,呼吁停火的话吗?美国显然没那么蠢。

众所周知,俄乌冲突爆发后,美国的油气大亨和军火巨头纷纷赚得盆满钵满,自然是不希望冲突暂停的。可同时,美国政府也有自身目的所在。

首先,美国需要通过这场冲突让欧洲在政治、军事上无法实现真正的自主化。只要有俄罗斯这个强大的外敌虎视眈眈,欧洲就必须要跟美国保持紧密的合作关系。

其次,俄乌冲突只能是地区性的矛盾,绝不能上升到俄罗斯同北约、同美国之间真刀实枪的战斗。从北约前几次拒绝泽连斯基在乌克兰上空设立禁飞区的事情上就能看出,在这件事上北约还是有些底线的。

如果不是普京在开局的时候,就把核武器拿出来威慑了一圈,想必北约的态度现在要更激进一些。

同时我们也能看出,美俄在这个节点选择沟通,显然都是在怕事态超出人们的预期。美国在找一个平衡,如何削弱俄罗斯的实力又不至于让他崩溃。俄罗斯也在找这种平衡,以目前的损失去搏取更大的利益。

打开网易新闻 查看精彩图片

这样的通话应该多多益善,尤其是在这个不太平的档口上,突发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这种沟通不应仅存在美俄之间,俄欧、俄日、俄乌之间更应该建立这种交流机制,并且要保证交流一定是良性的。不然就会像现在的俄乌关系一样,外交框架内无法解决的事情,最终只能付诸于行动。